相信有不少家长都会苦恼:孩子能说语句、短语,但始终不会区分人称代词你我他,还常常用错,如“我要”说成“你要”,“你几岁啦?”回答成“你XX岁”。
人称代词是孩子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人称代词的含义具有概括性和相对性,对孩子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随时调整和转化说话者的角色参照点,随着说话环境和说话角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孩子区辨不好人称代词的含义时,作为家长就会急着用自己的角度去提醒他,比如“应该要说给你”,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机械仿说,这样的引导往往反而更容易让孩子混淆了代名词的区辨能力。在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要用提示的方法启发引导孩子使用“我”,例如说:“我要喝水”“我要玩具车”等。
怎样能理解代名词的有关先后顺序,在“你我他”当中,建议先从孩子自身出发,先学会“我” 之后,再学习“你”,最后加入第三者“他”,这个顺序有助于孩子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给家长们三点建议
01正确理解“我”
在教孩子区辨“你、我”的时候,可以教孩子正确仿说。避免孩子产生“指代混乱”的情况从而更难分清楚自己这个个体到底是“你”还是“我”。
例如教“我”的概念时,多加以手部动作,提醒孩子理解指向关系。让孩子指着自己的鼻子,家长提问“这是谁的鼻子”,然后引导孩子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出“我的”或者“我”这个代词。
当孩子对“我”还不太清楚时,建议生活中大量引导孩子运用“我”这个词,要叫孩子时也可以直接用名字称呼,例如“这个给果果“,让孩子开始知道自己这个个体除了可以说是“我”之外,还有一个名字可用以代表自己。
02正确理解“你”
建议能够稳定运用“我”这个词之后,再明确加入“你”的概念。刚开始运用“你”这个代名词时,建议透过肢体动作和代名词的运用,慢慢增加孩子对于“你”的理解。比如家长指着自己的鼻子,问宝宝“这是谁的鼻子”,并且辅助孩子说出“妈妈你的”或者“你的”。反复发问和辅助孩子仿说,来引导孩子理解“你”这个代词。
例如,妈妈拿出一个苹果,把苹果递给孩子,同时对孩子说:“给你一个苹果。”再拿出一个香蕉给爸爸,同时对爸爸说:“给你一个香蕉。”然后爸爸和妈妈换过来,爸爸作为“我”,重复妈妈刚才的动作和语言。
03正确理解“他”
当孩子对于“你”和“我”的概念也较为稳定后,可慢慢增加第三人称的运用,游戏可尽量以三人小团体人数进行,增加“他”的运用,尽量安排三人轮流互动的游戏。
例如可以玩轮流踢球接球的游戏,家长可做发号司令的人,“踢给我”、“踢给他”、“我要踢给你了”等,并可以轮流当发号司令的人,让孩子也有机会可从自己的角度说出对应的指令。
作者:周大勇 关晓丽 周炎
单位:哈医大四院儿童康复中心
主审:景蓉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2022年度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项目“全国学会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康复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资助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