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美剧《为全人类》第二季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绕月飞行。《为全人类》是一部太空题材架空历史硬科幻美剧。(来源:Apple TV+)

“在飞往月球前,我们的航天飞机需要补充燃料。”这是太空题材架空历史美剧《为全人类》第二季中的一句台词。这句台词看似平平无奇,但含义不浅。历史上航天飞机从来没有去过月球,燃料方面的技术问题扼杀了航天飞机奔月的可能性。您细品,这句话隐晦地、委婉地认同了航天飞机无法奔月的事实,同时也优雅地给这一技术悖论盖上了“遮羞布”,使得剧情得以继续发展。

图片

《为全人类》在剧情方面大胆创新,其第一季设想了20世纪6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中苏联人捷足先登月球的架空历史。第二季的剧情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真实历史上,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航天飞机的起源时期。

实际上,航天飞机从未到访过月球,然而公众有时认为这是真事儿。为了避免误会,NASA在官网上作出回应并解释了原因:航天飞机的设计理念是用于低地球轨道飞行使用,其距离地面高度仅有几百公里。因此航天飞机并没有携带太多燃料,自然无法离开地球轨道前往月球。

而在《为全人类》中,航天飞机飞往月球的画面频繁出现。(译者按:“科幻”并不一定等价于“架空历史”;根据定义,“科幻”中的科学内容在该作品所处时代无法实现。)《为全人类》是架空历史,其时间线从美苏冷战初期便与真实历史出现分裂。作品编剧罗纳德·摩尔与他的同事们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精雕细琢、改动历史,却使作品中的各种元素贴合实际而不产生科幻般的缥缈空虚感——这得以让观众将《为全人类》与科幻作品辨别开来。这种效果也激起了粉丝们的热情——他们在各大论坛、百科上创建各种讨论区和词条,甚至还有大佬详细科普轨道力学知识。

图片:《为全人类》第二季中,“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离开月球返回地球。

给悖论盖上“遮羞布”

盖瑞特·雷斯曼是一位前NASA宇航员,曾经乘坐过航天飞机。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航天飞机根本没法去月球。”雷斯曼本人也是《为全人类》全剧的技术顾问,还在“哥伦比亚号”返航的剧情中友情客串了指挥官一角。他说:“航天飞机的加速度(指速度变化量)实在太小。我们甚至做了天马行空的计算——哪怕把航天飞机所有的有效载荷都用于装载燃料,并使用OMS(轨道机动系统)引擎,也远远不够一趟往返飞行使用。”

同时雷斯曼也表示,该剧中“航天飞机能前往月球”的设定虽然忽略了技术上的悖论,但也无伤大雅。《为全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剧组尽最大可能地使情节无悖于技术原理,但同时也少量地将严谨性让步于节目效果,这使得节目口碑甚好。他说:“当物理不得不向剧情设定让步时,剧组大胆地给物理盖上了“遮羞布”,正如同那句台词一样微妙。”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编剧罗纳德·摩尔本可以轻易地避免这一悖论——剧情设计方面可以舍弃或替换航天飞机这一设定,但他觉得,航天飞机这一标志性的飞行器不应该被轻易埋没。他说:“航天飞机的元素一直是观众对一款太空节目的评判标准之一,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我本人而言,作为一名观众,如果某个太空节目里没有航天飞机的元素,我会感觉很奇怪。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航天飞机一直是太空计划的前沿项目。” 但更确切的理由是:省经费。摩尔说:“如果不采用航天飞机,那么剧组就得自行设计一架全新的飞行器,而且没有任何参考;这会花费大量经费并导致后续剧情缩水。所以我们权衡利弊,选择了航天飞机。

图片:美剧《为全人类》第二季中,航天飞机与太空实验舱对接,同时补充燃料。

在现实历史中,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NASA制定了一系列未来计划:月球基地、太空站、登火星、航天飞机等。而尼克松偏偏垂青航天飞机。这也是剧组选用航天飞机的理由之一。

在《为全人类》的剧情中,NASA建造了航天飞机和月球基地,然后却并没有着手研发新的飞行器,而是修改了绕月轨道器系统以辅助月面活动。

从财政和基础设施和资源方面来看,航天飞机作为一种灵活、可反复使用的平台大有优势。也许人们会找到方法克服技术障碍,比如研发更高效的引擎和燃料。如此一来,便可以在轨道上为其补充燃料。

BY:Robert Z. Pearlman

FY: Coeusvesta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来源: 3.原文来自:https://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