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大家常吃的一种食物,但是请注意,鱼身上有一个部位不能吃,那就是鱼胆。
近日,富阳的王阿姨(化名)就中了鱼胆的毒,险些送命······
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
起初,王阿姨以为是肠胃不适,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可早上起来,她感觉整个人完全没有力气,还有怕冷、发热的情况,就立马前往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根据王阿姨的描述,接诊医生章妙红初步考虑是食物中毒,立即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查。
检查结果让医生吓了一跳:白细胞2.42*10^9/L,而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10)*10^9/L,说明白细胞下降明显;肝功能指标中的谷丙转氨酶7659U/L,超过正常范围的190倍,谷草转氨酶10286U/L,超过正常范围的250倍。
“这简直比砒霜还毒!”她立即与家属谈话,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目前,王阿姨病情稳定,身体已在恢复中。
最毒的鱼胆来自鲫鱼
因相信偏方食用鱼胆导致中毒,浙医在线7月份也曾有过报道:
浙大一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主任介绍,鱼胆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酸、牛黄胆酸、氢氰酸、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组胺等多种毒素,成分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也没有有效的解毒办法。
虽然不是所有的鱼胆都有毒,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大家常吃到的鲤科类的鱼均为胆毒鱼类——鲤鱼、草鱼、鲫鱼、青鱼、鲢鱼等的鱼胆都是有毒的,如果按毒性来排个序,最毒的是鲫鱼,接下来是团头鲂、青鱼、鲢鱼、鳙鱼、翘嘴鲌、鲤鱼、草鱼。
医生给出这些提醒
综合健康杭州、浙医在线之前报道 编辑 潘雷
副主编 俞茜茜 金晶
监制 徐芳 周洁琼
来源: 都市快报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