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当中所有的生物都面临两大基本问题,第一是生存,第二是繁殖,二者缺一不可。而相较于人类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完成繁殖,其他动物的境况就不太妙了,为此大家都为了能够顺利繁殖“费尽心机”,在漫长的演化当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繁殖策略。

所有的动物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繁育后代

在这之中,有一种动物的表现异常突出,却也十分“奇葩”。它似乎掌握了绝佳的繁殖策略,一举成为了动物界的“软饭王”。

那么,这种为了繁殖最后变成配偶“器官”的生物到底是谁呢?为何它会选择如此极端的繁殖策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动物也会“吃软饭”?

动物界的“软饭王”是谁?

或许你在不少描写海底恐怖生物的小说当中,都看到作者描述了一种“打着灯笼”的怪鱼。这种鱼长得十分丑陋,是那种看到就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类型。

事实上,这种鱼并非只存在于“想象当中”,其在现实中也有原型。

“灯笼鱼”的艺术创作图

这个原型正是咱们今天要说的动物界著名“软饭王”——鮟鱇鱼。它的别名有很多,诸如海蛤蟆、琵琶鱼、灯笼鱼等等,可以看出都比较符合它的“鱼设”。

作为生活在海平面500到5000米区域的鱼类,它确实离人类的生活比较远,鲜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

鮟鱇鱼的各种种类示意图

为了能够在海底生存,鮟鱇鱼给自己进化出了一个神奇的装置,那就是其头部的突出部位,上面有着大量的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最终达到“发光”的效果。这一神奇的部位,使得鮟鱇鱼能够在漆黑寂静的深海当中静静地等待着猎物被“光源吸引”然后主动送上门来。

当动物慢慢游到它眼前的时候,鮟鱇鱼就会张开自己的大嘴,说一声“啊哈,surprise!”然后趁着猎物沉浸在“惊吓或者喜悦”的情绪当中时,毫不留情地将其吃掉。

懂得“钓鱼”的鮟鱇鱼

那么,大家觉得这个狡猾的猎人是雌性鮟鱇鱼还是雄性鮟鱇鱼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应该二者都有,毕竟大部分鱼都是难以区分“雌雄”的。不过鮟鱇鱼显然是其中的一个奇葩,因为这个鱼类当中的雄鱼非常热衷于“吃软饭”,所以它们是不需要捕猎的。

从体型来看,雄性鮟鱇鱼和雌性鮟鱇鱼的差异非常大。如果说以雌鱼的标准来定义成年,那么雄鱼看着就和幼鱼无异。并且雄鱼也没有雌鱼头上的“小灯笼”,就连它们的消化系统都不完善。

雄鱼在雌鱼面前就是个“宝宝”

在这种情况下,雄鱼出生之后就会四处漂流,在这个过程当中吃些浮游生物维持基本生计,剩下的时间就是利用自己超强的“嗅觉”寻找附近是否有雌鱼存在。这在许多人看来,完全就是在摆烂,而且这种摆烂显然是从其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事实确实是这样,雄鱼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完成繁殖任务的,说它是“精虫上脑”都不为过。因为如果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找不到雌鱼并完成寄生,雄鱼就会因为身体的先天不足以及“摆烂行为”活活饿死。

仿佛“至死是少年”的迷你雄鱼

难道说雌性鮟鱇鱼真的会主动“哺育”雌性吗?它们两之间的相处之道究竟是怎样的?

鮟鱇鱼的爱情“生死不离”

原来,从出生就立志吃软饭的雄性鮟鱇鱼在成熟之后就会将找老婆当做人生的第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它会拼命搜寻雌鱼留下的“信息素”,然后循着信息素和雌鱼头顶的小灯笼,不远万里向其奔赴而去。

在成功抵达雌鱼身边之后,雄鱼就会开始实行自己的“吃软饭”计划。在我们想象中,想吃软饭肯定得先讨雌鱼开心,让它将食物分给自己。但事实上,雌鱼大多时候都是“六亲不认”的,在这种情况下,雄鱼别说是讨一口饭吃了,甚至都有可能会被雌鱼当做食物一口吞掉。

“抱歉,俺视力不太好~”

因此,雄鱼就另辟蹊径,从一个人类意想不到的角度开始实施计划。首先它在找到雌鱼之后就会紧紧地咬住雌鱼的皮肤,就像是在“亲吻”它一样。

在咬住雌鱼的皮肤之后,雄鱼的口中就会开始分泌一种特殊的消化酶,这个消化酶就像是强力胶,能够将它和雌鱼的皮肤粘连在一起,这种爱你就要“啃下一块肉”的行为确实让人费解。

雄鱼把自己牢牢地黏在了雌鱼的身上

但事情到这儿并未结束,因为雄鱼会不断地深入,直到遇到雌鱼的血管为之。在遇到雌鱼的血管之后,它就会将自己的血管与雌鱼的相连,然后正式开始“吃软饭”。

因为咱们在前文中说了,它的消化系统并不完善,使得它不能像正常鱼类那样进食。因此雄鱼就使用“血脉相连”的方式,利用雌鱼血液中的营养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说到这儿,应该有人会想,这不就是“寄生虫”吗?它又是怎么和雌鱼完成交配的?

鮟鱇鱼“夫妇”

实际上,雄鱼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就会开始慢慢退化,不论是心脏、大脑还是其他的身体组织,都会慢慢被消解,这就像是它慢性死亡的过程。最终,留下来的就只有一对发达的生殖腺。

可以看出,它的绝佳繁殖策略,就是将自己变成与雌鱼如影随形的“生殖器官”,这样只要雌鱼排卵,那么它就会释放精子与其交配,确保随时随地完成“繁殖任务”。那么,已经失去大脑的“生殖腺”如何知道雌鱼在排卵呢?

“我们永不分离!”

原来,血脉相连不仅仅是为了吃软饭,还是为了随时感知雌鱼血液当中的“雌性激素”变化。当雌鱼进入繁殖期,开始排卵的时候,雄鱼的生殖腺就会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然后配合排卵行为开始释放精子。

那么,雄鱼为何会做出这样“毫无自尊”的选择?难道说它就不能尝试进化一下,使自己也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吗?

弱小的雄性鮟鱇鱼

鮟鱇鱼的“一妻多夫制”

许多人觉得雄性鮟鱇鱼这样的做法简直有损“雄性自尊”,毕竟自然界中大部分雄性生物都被当做力量的象征,怎么能活得这么窝囊呢?

但其实,我们之所以会这么看,是因为站在了人类的视角。要知道,在生活环境恶劣的自然界当中,动物们是没什么机会被“情爱”或者“自我感受”困扰的,它们对于生存和繁殖的渴求大于一切。

对于动物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繁衍生息

因此,雄性鮟鱇鱼并不是不能进化,而是它心甘情愿为种群的繁衍做出了牺牲。要知道,在黑暗的海底,雄鱼和雌鱼相遇的概率是很低的,而如果仅仅依靠相遇一次的交配,那么这种生物可能早就绝种了。

所以,将自己的身体退化,留下最关键的生殖腺,变成配偶身上的一个“器官”,是雄性鮟鱇鱼能想到的唯一能够实现壮大种群的方式。因为只有变成一个如影随形的器官,它才能确保自己和雌鱼时刻都能完成交配。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当然,为了让繁衍多多益善,雄性鮟鱇鱼并不排斥“一妻多夫”,它们只要与雌鱼相遇就会寻找位置开始让自己与其相连,不会在意旁边是否有一个已死雄鱼留下的生殖腺。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一条雌性鮟鱇鱼的身上,往往会存在多个生殖腺,而这些生殖腺就是那些雄鱼“奔赴爱情”的证据。

身上挂着多条雄鱼的雌性鮟鱇鱼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人们只关注到了雄性鮟鱇鱼做出的牺牲,却忘记了雌性对于雄性在自己身上的寄生也是默许的。要知道,按理来说,雌性鮟鱇鱼的免疫系统不会轻易允许雄性寄生。

所以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来看,雌性鮟鱇鱼放弃了自己的免疫力,让自己体内负责清除感染细胞和攻击外来细胞的T细胞处于“失活状态”。

“咱俩都不容易!”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接纳雄性鮟鱇鱼,雌鱼完全放弃了获得性免疫的功能,这应该算得上是“双向奔赴”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关注CHN九象科技,通过科普,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太多奇妙无比的事情。

来源: CHN九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