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长虹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审核:张志勇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不少父母会觉得养孩子变得越来越难,曾经乖巧懂事的孩子变得爱顶嘴、发脾气,或者把自己锁在房里不理人。
此时的父母会不禁感到困惑:该拿孩子怎么办?尤其是面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理人的孩子,父母往往会有无计可施的感觉。
一、锁在房里不理人,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锁起房门不理人是一种消极应对引发情绪事件的方式,这样做对解决事件没有任何帮助,有时甚至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孩子之所以会采取这种应对方式,有孩子自身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外部支持系统的原因。
•年龄和社会阅历
对生活中引发情绪事件的应对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该事件的认知与评价,而后者又取决于个体特征,包括年龄、心理抵抗力及社会阅历等。与成年人相比,孩子不仅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障碍表现较明显,而且对应激事件的缓冲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生理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决定了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孩子有可能采取一些消极的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能力
对情绪刺激采用增强调节或减弱调节时,孩子的调节效应量远远小于成年人,而情绪反应与认知、应对方式关系紧密,孩子在情绪调节上的不足,会使孩子难以冷静地判断和处理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
•外部资源与社会支持系统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从外部寻求解决问题的情况逐渐减少,这与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外部应对资源有限有关。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孩子在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又不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等外部资源时,就会进一步采取更加消极的应对方式。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跟自己敞开心扉交流,就不能只停留在孩子的行为上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要耐心地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原因入手解决问题。否则,只关注孩子的表面行为,就会导致治标不治本,同样的问题容易反复出现。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从自身角度出发,父母可以做什么
家庭环境是孩子发展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环境,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当下,还体现在未来,其中父母的情绪及亲子关系都对孩子积极应对引发情绪的事件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孩子积极应对引发情绪的事件离不开父母对自身情绪的觉察和处理。如果父母觉察到孩子锁起房门不理人这件事引起了自己的不良情绪,那就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来解决孩子的事情。这样就能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以及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这种不带情绪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不仅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还能激发孩子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另一方面,作为整个家庭的核心部分,亲子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关键影响。当遇到引发情绪的事件时,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避免孩子因为认知困难或偏差而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对孩子的耐心倾听
所谓倾听,就是父母在心态上要做到不评判孩子,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内外一致、真诚地呈现自己,比如,父母心里对孩子讲的事情很好奇,那么也应该表现出很好奇的样子。另外,父母要做出言语上的回应,尽量描述客观事实,表达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而非父母自己的感受。
•从需求入手的沟通
当父母与孩子的需求不一致时,父母不仅要看到自己的需求,还要看到孩子的需求,并且通过与孩子的平等协商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样既能避免亲子冲突,给亲子关系造成伤害,又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更多的信任感,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给予孩子放手的爱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父母什么时候放手不是根据听不听话来决定,而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要慢慢地由“领着他走”到“陪着他走”,再到“放手让他自己走”。这个过程中,唯一保持不变的就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它是孩子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心理力量源泉,也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父母情绪越稳定,家庭亲子关系越良好,当孩子在遇到事情时,就越会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从孩子角度出发,父母可以做什么
随着孩子学习能力及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自我调整的方式来提升情绪调节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够积极地应对引发情绪的事件。
首先,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情绪,理解情绪的保护性作用,让孩子试着去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允许和接纳自己产生情绪的体验,尤其是那些消极情绪,尝试怀着温和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
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与自己的情绪相处,比如感到焦虑时,可以用放松法放松紧张的肌肉,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感受,允许紧张焦虑情绪的存在,从而接纳它们。
最后,父母引导孩子保持健康规律的日常作息也非常重要,它能让孩子保持较为健康的生理状态,有利于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孩子用消极方式应对问题时,父母一定不要试图用粗暴的方式来强制要求孩子,而是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多倾听孩子,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交流。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