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农业是关键,种业是“芯片”。日前,花垣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2021年全国普查工作启动以来,该县高度重视并根据上级部署制定《花垣县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及时召开全县普查技术培训及动员会,县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乡镇成立普查组,各司其职有序开展三年普查工作。

该县经过半年多完成了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一阶段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县巫陵牛(湘西黄牛)、湘西黑猪和武雪山羊等地方优良品种家底,为发展保护地方优良品种,助力农户养殖致富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普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该县民乐镇麻天华、李邦文等农户饲养武雪山羊数量可观。为进一步普查武雪山羊群体数量,工作人员克服困难,爬山涉水走村入寨,走遍全县12个乡镇山羊养殖户,通过紧张有序的普查登记和现场确认工作,掌握百余农户养殖数千头五雪山羊,武雪山羊群体数量呈现递增状态,即当地群众俗称的“本地山羊”。“这种本地山羊疾病少、繁殖快、易养活,每天放养山地吃草并做好寄生虫防治存活率会很高,适应我们山区环境,我每年放养几十头即有数万元可观收入,还能顾家发展生产”,该县响水村武雪山羊养殖户龙炳文说道。

武雪山羊因主产于武陵山和雪峰山系故而得名,为当地群众采用自群繁育方式形成的皮、肉兼用型山羊品种,已有千百年饲养历史。花垣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林间草场和天然草场错落有致,草地资源丰富,群众自发饲养武雪山羊历史悠久,当地市场价格稳定群众喜食销售畅通,是一项助农增收潜力巨大的传统养殖产业。

据了解,武雪山羊体质结实,骨骼发达,毛粗无绒而短,体型较小,四肢较短,略呈长方形,尾短而上翘,四肢粗壮有力,被毛以白色居多,少数黑色、麻褐色, 公、母羊均有角,颔下有髯,公羊颈部有卷毛,少数母羊颈下有一对肉垂,一般体重30公斤左右,阉羊可达50多公斤,繁殖和生存能力强,适应山区放养环境。

来源: 杨建昌、梁建华、龙学斌、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