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秋季已经过去,在人们享用丰富的粮食、瓜果等农产品时,细心的消费者会注意到有的农产品除了商标外,身上又多了一个气候好产品标签,这个“身份”标签不是什么农产品都可以“持有”,只有经过气候品质认证的农产品才拥有这个资格,下面就详细说说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的来龙去脉。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指为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的优劣等级做评定。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从气象学角度对农产品品质进行评价分析,不仅涉及农产品品质理化指标,而且考虑到同期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说到这,您可能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我们知道,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民为了提高品质,在选择品种、田间管理、施药施肥等环节都可以做到最好,但是我国的露天农业多数还是靠天吃饭,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就成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气候条件包含日照时数、有效积温、昼夜温差、特定时段湿度、累计降水量、不同生长阶段的降水量等气候因子;气象灾害一般指对农业直接影响大的干旱、渍涝、大风、低温冷害、霜冻等。优质的农产品一定离不开良好的气候环境,如果某年某地某种农产品生长期的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达到好的品质而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又很小,为了让消费者知道这是在好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优质产品,就需要气象部门对此进行一个评价确认,颁发证书和标签,这就是气候品质认证。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徐庆国认为,气候品质认证相当于农产品认证的一个升级版。相比过去的“三品一标”,气候品质认证有了更大的进步,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认证,毕竟每一年的气候会有所不同。那么,如何进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的大致过程是,设置认证气候条件指标、建立认证模型、综合评价气候对生产阶段的农产品品质的影响,最终评定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评价方法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获取农产品品质数据;第二,筛选气候品质指标;第三,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划分;第四,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其中,关键技术是筛选气候品质指标、气象指标预处理和建立气候品质评价模型。根据气象行业标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分为特优、优、良、一般四级。气候品质认证实现了农产品品质定量化评价。

现在有哪些类农产品开展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呢?

2012年,作为“气象为民服务十件实事”的重头戏,浙江省针对茶叶、柑橘等特色农产品启动气候品质认证试点工作,开创了我国气候品质认证先河。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广,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主要涉及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茶叶、特色林果(油茶、柑橘、葡萄、苹果、桃、白梨、板栗)、豆类(绿豆)等。

民以食为天,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有较大的需求,懂得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相信大家又多了一个选择优质农产品的依据。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