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参数
铲土宽度(mm) :2700
载重(t) 8860kg
额定转速(r/min) 120/1850(TY160推土机)
外形尺寸(长×宽×高) 9220×3132×2900
额定斗容量(m3) 31
主动式铲运机接地比压小,能实现原地转向。在气候恶劣、场地狭窄、地质状况差的泥泞和沼泽地带,能实现全天候、连续、高效作业,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机器利用铲削土壤,并将碎土装入铲斗进行运送和卸土整平,一台主动式铲运机在单位时间内相当于一台挖机、一台推土机和两台装载车共同的作业量。1
大型土石方转移的机械,集运土、铲土、松土、推土、卸土于一体的多功能铲运机,铲运的距离在2000米以内。能够广泛用于建筑施工、机场修建、矿山开采、水利水电等。1
主动式多功能履带铲运机是其全称,它采用先进的电控、动力传动系统、电液控制的变速操纵系统,电液控制转向制动系统和自动卸荷液压先导控制系统等,整机性能优越,操纵轻松;超强结构设计的车架,适用于重载工程作业;全液压的湿式转向制动系统,使机器工作时更加灵活、高效;特殊设计的驾驶室,布局合理、视野开阔、操作舒适。1、美国CUMMINS电控发动机,强力强劲、性能1
构造铲运机、包括车轮、牵引梁、车架、液压装置、带铲土机构的铲斗、支架机构和车架升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铲土机构的铲斗,由斗体、滑动挡板、转动挡板、铲刃和破土刀组成[3];在斗体的两侧壁上各有1个支杆轴和斗体转动支承轴孔,在斗体的两侧壁的前端内侧有滑道,铲刃焊固在斗体底的前端,破土刀焊固在铲刃上;滑动挡板和转动挡板设置在斗体的开口处,滑动挡板和转动挡板通过2个合页联结,2个合页的两端出轴,分别插入斗体的两侧壁的前端内侧的滑道内;所述的支架机构,由挡板支杆、2个侧支杆和前支杆组成,前支杆的前端由固定在车架前端的前支杆支承轴予以支承,前支杆的后端轴孔,套入挡板支杆,且位于挡板支杆的中部,挡板支杆固定在滑动挡板的上端,两端留有出轴,2个侧支杆的前端有轴孔,其后端有滑槽,2个侧支杆的前端轴孔分别套装在挡板支杆的两端出轴上,2个侧支杆的后端滑槽,分别套装在斗体上的2个支杆轴上;2个斗体支轴分别穿过斗体两侧壁上的2个斗体转动支承轴孔和车架两侧壁上的轴孔,液压装置的升降杆与固定在斗体后端的横轴联结;所述的车架升降调整机构,由丝杠、丝母盘和转盘组成,转盘固定在丝杠的顶端,丝母盘与车架连成一整体结构,丝杠旋进丝母盘,其下端插入牵引梁上的丝杠端孔内。1
操作技术拖式铲运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拖式铲运机牵引用拖拉机的使用应严格按推土机使用安全交底的要求进行操作。2.铲运机在“四类土壤”作业时,应先采用松土器翻松。铲运机作业区内应无树根、树桩、大的石块和过多的杂草等。3.铲运机行驶道路应平整结实,路面比机身应宽出2m。4.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轮胎气压、铲土斗及卸土板回缩弹簧、拖把万向接头、撑架以及各部滑轮等;液压式铲运机铲斗与拖拉机连接的叉座与牵引连接块应锁定,各液压管路连接应可靠,确认正常后,方可起动。5.开动前,应使铲斗离开地面,机械周围应无障碍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6.作业中,严禁任何人上下机械,传递物件,以及在铲斗内、拖把或机架上坐立。7.多台铲运机联合作业时,各机之间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铲土时不得小于5m),左右距离不得小于2m。行驶中,应遵守下坡让上坡、空载让重载、支线让干线的原则。8.在狭窄地段运行时,未经前机同意,后机不得超越。两机交会或超越平行时应减速,两机间距不得小于0.5m。9.拖式铲运机本身无制动装置,依靠牵引拖拉机的制动是有限的,因而要求铲运机上、下坡道时,应低速行驶,不得中途换挡,下坡时不得空挡滑行,行驶的横向坡度不得超过6°坡宽应大于机身2m以上。10.新填筑的土堤比较疏松,铲运机在堤坡上作业时要与堤坡保持一定距离,以保安全。在新填筑的土堤上作业时,离堤坡边缘不得小于1m。需要在斜坡横向作业时,应先将斜坡挖填,使机身保持平衡。11.拖式铲运机本身无制动装置,依靠牵引拖拉机的制动是有限的,因而要求在坡道上不得进行检修作业。在陡坡上严禁转弯、倒车或停车。在坡上熄火时,应将铲斗落地、制动牢靠后再行起动。下陡坡时,应将铲斗触地行驶,帮助制动。12.铲运机采用助铲时,后端将承受推土机的推力,因此,两机需要密切配合,铲土与机身应保持直线行驶,平稳接触,等速助铲,防止因受力不均而使机械受损。助铲时应有助铲装置,应正确掌握斗门开启的大小,不得切土过深。两机动作应协调配合,做到平稳接触,等速助铲。13.在下陡坡铲土时,铲斗装满后,在铲斗后轮未到达缓坡地段前,不得将铲斗提离地面,应防铲斗快速下滑冲击主机。14.为防止铲运机由于铲斗过高摇摆使重心偏移而失去稳定性造成事故,在凹凸不平地段行驶转弯时,应放铲斗,不得将铲斗提升到位置。15.拖拉陷车时,应有专人指挥,前后操作人员应协调,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16.作业后,应将铲运机停放在乎坦地面,并应将铲斗落在地面上。液压操纵的铲运机应将液压缸缩回,将操纵杆放在中间位置,进行清洁、润滑后,锁好门窗。17.非作业行驶时,铲斗必须用锁紧链条挂牢在运输行驶位置上,机上任何部位均不得载人或装载易燃、易爆物品。18.防止由于偶发因素可能使铲斗失控下降,造成严重事故,修理斗门或在铲斗下检修作业时,必须将铲斗提起后用销子或锁紧链条固定,再用垫木将斗身顶住,并用木楔楔住轮胎。1
铲运机在中国的荣耀史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铲运机的研发。1961年4月,郑州工程机械制造厂\一机部工程机械研究所和厦门工程机械厂(分别为宇通重工、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和厦工集团的前身)成立联合设计组,参考国外样机,研制开发我国第一代自行式铲运机。同年8月完成设计。1962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自行式铲运机样机C-6106在郑州工程机械制造厂诞生。1
铲运机能单机同时具备铲运和运输功能,特别当运送距离在二三百米至一二千米时,它的作业经济效率明显优于其他机械组合的施工效率。鉴于此,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铲运机的研发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1]。1963年8月,根据国家科委“1964年新产品重点控制项目”计划,郑州工程机械制造厂与一机部工程机械研究所成立联合设计组,开发设计CL7自行式铲运机。1972年试制的CL7自行式铲运机,采取液力机械传动,它的铲斗各部分动作也改为用液压油缸控制,与第一代自行式铲运机相比,CL7自行式铲运机的产品档次发生了质变,开创了我国铲运机的第一个新时代。该机代表了当时中国机电产品的最新水平,于1975年6月送到德国科隆参加国际展览;并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1978年10月,根据一机部要求,2台CL7自行式铲运机在拟建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西大滩一段,进行了我国工程机械在高原筑路的首次工业性试验。1
几十年后,当初承载者使命和荣誉的铲运机却在苦苦挣扎。虽然铲运机在铲运运输作业中具有相当的经济性,但却被挖掘机或是装载机加自卸车的组合模式所代替。根据统计,在美国,铲运机完成了土方量占土方工程总量的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