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弧丽金龟1 Popillia mutans Newman又名无斑弧丽金龟、蓝紫金龟、黑绿金龟,属鞘翅目丽金龟科。成虫体长11~14mm,宽6~8mm,体深蓝色带紫,有绿色闪光;背面中间宽,稍扁平,头尾较窄,臀板无毛斑;唇基梯形,触角9节,棒状部3节,前胸背板弧拱明显;小盾片短阔三角形,大;鞘翅短阔,后方明显收狭,小盾片后侧具1对深显横沟,背面具6条浅缓刻点沟,第2条短,后端略超过中点;足黑色粗壮,前足胫节外缘2齿,雄虫中足2爪,大爪不分裂。卵近球形,乳白色。幼虫体长24~26mm,弯曲呈“C”型,头黄褐色,体多皱褶,肛门孔呈横裂缝状。蛹裸蛹,乳黄色,后端橙黄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棉花弧丽金龟

拉丁学名:Popillia mutans Newman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金龟科

主要危害作物:棉花、玉米、高粱、大豆、月季、黑梅、玫瑰、芍药、合欢、板栗、苹果、弥猴桃等。

简介

棉花弧丽金龟 Popillia mutans Newman又名无斑弧丽金龟、蓝紫金龟、黑绿金龟,属鞘翅目丽金龟科。广布全国各地。成虫群集咀食为害杨、柳、榆、海棠、梅、桃、杨梅、柏、松、月季、樱花、女贞、枫、槐、蔷薇、梓、椿、樟、栎、桉树、茶等数十种林木和果树,被害林木叶片残缺不堪,只留枝条,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下越冬,翌年5~9月成虫羽化出土。成虫体长9~14毫米,宽6~8毫米;末龄幼虫体长24~26毫米。1

学名与分类

斑弧丽金龟学名与分类 Popillia mutans Newman,别名棉花弧丽金龟、豆蓝丽金龟,属鞘翅目丽金龟科。分布与寄主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为害月季、紫藤、葡萄、紫薇、大丽花、金盏菊、蜀葵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4mm,椭圆形,蓝黑色,具紫绿色金属光泽。头顶密布粗刻点。触角9节,雄虫触角鳃片部较雌虫长。前胸背板弧拱眀显,侧缘强度弧扩。小盾片短阔三角形,疏布刻点。鞘翅背面具6条粗刻点沟,第2条短,后端略超过中点。足黑色、粗壮,中足、后足胫节中部强度膨扩。

卵:球形,白色。

幼虫:蛴螬型。老熟幼虫体长24~28mm,乳白色,肥大。臀节腹面复毛区有2列纵向的刺毛。蛹:黄褐色。2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深土中越冬。翌年4月幼虫开始活动,取食腐殖质或植物细根。5月开始化蛹,7月至8月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白天活动喜食寄主的花器和嫩叶。10月后幼虫陆续向深土层移动并越冬。2

生物学特性

年生一代,以末龄幼虫越冬。由南到北成虫于5~9月出现,白天活动。安徽8月下旬成虫发生较多。成虫善于飞翔,在一处为害后,便飞往别处为害,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其发生量虽不如小青花金龟多,但为害期长,个别地区发生量大,有潜在危险。

分布与寄主

(1)分布上海崇明、浦东,及辽宁、山西、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台湾等地。

(2)寄主成虫喜食葡萄、杨和农作物嫩叶和花器。鉴别特征成虫体长9-14毫米,宽6-8毫米。椭圆形,体色墨绿、蓝、蓝黑,有紫色光泽。前胸背板隆拱,鞘翅背面有6条粗刻点沟。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