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枝紫菀是菊科的一类植物。丛生亚灌木,高40-100厘米。茎多分枝,帚状,径达1厘米,树皮灰褐色,撕裂,当年枝直立,长15-40厘米,纤细,被密短糙毛或柔毛,有腺,有密集的叶。产于甘肃南部(漳县、岷县、夏河)、青海东部(湟源)、四川西部(松潘、甘孜、雅龙江等)及西藏东部(昌都、柯罗洞、昌多等)。

形态特征 为菊科植物灰枝紫菀的全草1。

植株:丛生亚灌木,高40-100厘米。

:多分枝,帚状,径达1厘米,树皮灰褐色,撕裂,当年枝直立,长15-40厘米,纤细,被密短糙毛或柔毛,有腺,有密集的叶。

:下部叶枯落;中部叶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稀3厘米,宽0.2-0.5稀0.8厘米,全缘,基部稍狭或急狭,顶端钝或尖,边缘平或稍反卷;上部叶小,椭圆形;全部叶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柔毛,两面有腺点,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不显明。

:头状花序在枝端密集成伞房状或单生;花序梗细,长1-2.5厘米,有疏生的苞叶。总苞宽钟状,长5-7毫米,径5-7毫米;总苞片4-5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卵圆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全部或上部草质,顶端尖,外面或仅沿中脉被密柔毛和腺点;内层长达7毫米,宽0.7毫米,近革质,上部草质且带红紫色,有缘毛。舌状花10-20个,淡紫色,管部长2毫米,舌片长圆形,长7-10毫米,宽1.2-2毫米,有4脉;管状花黄色,长5-6毫米,管部长1.6-2毫米,裂片长0.7毫米。冠毛污白色,长约5毫米,有近等长的微糙毛或另有少数外层短毛。

**果:**瘦果长圆形,长2-2.5毫米,常一面有肋,被白色密绢毛。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溪岸。海拔1800-3360米。花盛期采收,除去杂质,晾干2。

分布范围产于甘肃南部(漳县、岷县、夏河)、青海东部(湟源)、四川西部(松潘、甘孜、雅龙江等)及西藏东部(昌都、柯罗洞、昌多等)。

本种提示此种似与密毛紫菀 (A. vestitus Franch.) 比较接近。总苞的构造和密生的毛茸及腺点在此两种大致相同,但此种的木质的茎及密集而小的叶显然与后者有别。A. ramsbottomii Hand. -Mazz. 是一个叶较小而头状花序通常单生的变型。另有一植株低矮的变型 (f. procumbens Ling),分枝铺散或斜升,长仅10厘米,节间长2-5毫米,叶小,长0.4-0.5厘米,宽0.1-0.15厘米,单生于枝端,总苞片稍钝,有腺,近无毛。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