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 L.)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生田边路旁、沟边湿地。红丝酸模易混淆于钝叶酸模。浸种24h、30℃的浸种处理条件下钝叶酸模种子的发芽率最大。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径可达1.5厘米。茎直立,高60-120厘米,有分枝,具深沟槽,无毛。基生叶长圆状卵形或长卵形,长15-30厘米,宽6-15厘米,顶端钝圆或稍尖,基部心形,边缘微波状,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小突起;叶柄长6-12厘米,被小突起;茎生叶长卵形,较小,叶柄较短;托叶鞘膜质,易破裂。花序圆锥状具叶,分枝斜上;花两性,密集成轮;花梗细弱,丝状,中下部具关节,关节明显;外花被片狭长圆形,长约1.5毫米,内花被片果时增大,狭三角状卵形,顶端稍钝,基部截形,长4-6毫米,宽2-3毫米(不包括刺状齿),边缘每侧具2-3个刺状齿,齿长0.8-1.5毫米,通常1片具小瘤。瘦果卵形,帷3锐棱,长约2.5毫米,暗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7月。
根呈圆锥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1-2cm。表面棕黑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和支根及须根痕。根的顶端凹陷,有多数的支根痕和须根痕。质坚实,断面黄色,可见一圈明显的形成层环纹1。
分布范围产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四川。日本、欧洲、非洲也有。
生存环境生田边路旁、沟边湿地,海拔50-1100米。草甸路边,耕地,路边,平地,山谷向阳地,山谷阴地,山坡路边草丛湿地,溪边。
相似物种区别红丝酸模(R. chalepensis mil.)名网果酸模。与钝叶酸模的主要区别是:茎生叶的叶脉红色。内花被片三角状心形,具极明显的网纹,边缘具锐齿,齿直,全部具小瘤,小瘤长圆形。山东境内各地有栽培2。
种子萌发在培养温度为30℃、浸种24h、30℃浸种处理条件下钝叶酸模种子的发芽率最大,分别为89.90%、92%、61.13%;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重金属Pb2+、Zn2+、Cu2+处理中钝叶酸模的种子均能萌发,萌发率为54.33%~85.56%,表明钝叶酸模种子对重金属Pb2+、Zn2+、Cu2+具有一定耐性。与对照相比,低浓度(50mg/L)Pb2+对其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可达85.56%,随着Pb2+浓度的升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降低,Zn2+、Cu2+对其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