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苯甲酸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蒸气具有催泪性。溶于乙醚、氯仿和苯。遇水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酸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性质描述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即发烟。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蒸气刺激眼粘膜而催泪。凝固点-1.0℃,折射率1.5537。遇水、氨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酸、苯甲酰胺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用途苯甲酰氯用作有机合成、染料和医药原料,制造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农药除草剂等。在农药方面,是新型的诱导型杀虫剂是异恶唑硫磷(Isoxathion,Karphos)中间体。苯甲酰氯是重要的苯甲酰化和苄基化试剂。大部分苯甲酰氯用来生产过氧化苯甲酰,其次用于生产二苯酮、苯甲酸苄酯、苄基纤维素和苯甲酰胺等的重要化工原料,过氧化苯甲酰用于塑料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脂、环氧、丙烯酸树脂生产的催化剂、玻璃纤维材料的自凝剂,硅氟橡胶的交联剂,油脂精制、面粉漂白、纤维脱色等。国内原有苯甲酰氯生产企业20多家,一些苯甲酸生产厂家也生产苯甲酰氯,生产能力1万t。但据 2003年的调查,由于采用污染小的路线生产利润太低,而采用污染大的路线又受到政府的限制,再有原料涨价,因此大部分厂家停产。另外苯甲酸与苯甲酰氯反应还可以生产苯甲酸酐,苯甲酸酐的主要用途是作酰基化剂,也可作为漂白剂和助焊剂中的一个组分,还可用于制备过氧化苯甲酰。

苯甲酰氯为制备染料、香料、有机过氧化物、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苯甲酰氯也被用于摄影和人工鞣酸的生产之中,也曾在化学战中作为刺激性气体而使用。

MSDS1.基本信息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1.急性毒性

LD50:1900mg/kg(大鼠经口);790mg/kg(兔经皮)

LC50:1870mg/m3(大鼠吸入,2h)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3.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1μmol/皿。

4.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急性毒性:LC50187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2ppm×1月,引起刺激的最低浓度。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2

生态学数据1.生态毒性

LC50:43mg/L(24h),35mg/L(48h),35mg/L(96h)(黑头呆鱼)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168~672

厌氧生物降解(h):672~2688

3.非生物降解性

光解最大光吸收(nm):293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102~1024

一级水解半衰期(h):0.00472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的测定:先将本品硝化,然后对二硝基苯甲酸进行比色测定。灵敏度为5mg/m3。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 5mg/m3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二氧化碳、泡沫。禁止用水。3

测试方法酯化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研究了在苯甲酸乙酯、盐酸羟胺和氯化铁反应体系中间接测定苯甲酰氯的酯化分光光度法,探讨了反应机理和络合物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以三乙醇胺为增稳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为增敏剂,在最佳条件下,苯甲酸乙酯的线性范围为(0.05~1.80)mg.mL-1,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0.015mg.mL-1。新方法用于苯甲酰氯工业品的测定,RSD=1.76%(n=6),加标回收率达(95.8~101.7)%4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苯甲酰氯的含量测定方法,用HP-5(30m×0.32mm×0.25μ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FID检测器,三氯甲烷为溶剂,以正十一烷为内标进行气相色谱测定.苯甲酰氯在0.25324-0.42285μg/μL(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为1.28%5.

储运特性【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制备方法方法一: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光气法

将苯甲酸加热熔融,于140~150℃通入光气,通入一定量后达终点,用氮气赶光气,尾气吸收破坏,最后产品经减压蒸馏而得。

(2)三氯化磷法

将苯甲酸溶于甲苯等溶剂中,滴加三氯化磷,滴完后反应数小时,蒸馏脱去甲苯,再蒸出成品。

(3)三氯甲基苯法

将甲苯进行侧链氯化,然后水解得产品。

安全术语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苯甲酰氯计算化学数据分子量:140.567 [g/mol]
分子式:C7H5ClO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9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1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准确质量:140.002892
同位素质量:140.00289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7.1
重原子数量:9
形式电荷:0
复杂度:10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功能3 d环数量:1
有效转子数量:16

构象异构体抽样RMSD:0.4
CID构象异构体数量:2

其他相关工业应用在氰化亚铜与氯化锂存在下,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在-25 ℃下双有机碘化锌试剂与苯甲酰氯发生偶联反应, 一步合成了一系列对称双芳基二酮化合物, 产物的结构通过IR, 1H NMR, 13C NMR, MS和元素分析表征. 该方法反应步骤短, 操作简单, 收率好, 是一种快速制备长链二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7。

超声辐射下,以偶氮取代苯甲酸为原料,氯化亚砜为氯化剂,合成了8种偶氮取代苯甲酰氯系列产物.与普通加热搅拌法相比,反应时间由12 h缩短至4 h,收率达80%~95%.目标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