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氧化还原作用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氧化态与还原态物之间的土壤反应,是土壤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生化反应)。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不仅包括纯化学反应,且很大程度上是在生物(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等)参与下完成的。

定义土壤氧化还原作用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氧化态与还原态物之间的土壤反应,是土壤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生化反应)。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不仅包括纯化学反应,且很大程度上是在生物(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等)参与下完成的。

简介土壤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体系,存在着多种有机、无机的氧化、还原态物质。一般土壤空气中的游离氧、高价金属离子为氧化剂,土壤中的有机质及其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产物和低价金属等为还原剂。土壤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受季节变化和人为措施(如稻田的灌水和落干)而经常变化的,衡量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状况的指标是氧化还原反应电位(Eh)。在我国自然条件下,一般认为Eh低于300mv时为还原状态,淹灌水田的Eh值可降至负值。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一般在200-700mv时,养分供应正常。土壤中某些变价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价态变化、迁移能力和生物毒性等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如土壤中的亚砷酸(H3AsO3)比砷酸(H3AsO4)毒性大数倍。当土壤处于氧化状态时,砷的危害较轻,而土壤处于还原状态时,随着Eh值下降,土壤中砷酸还原为亚砷酸就会加重砷对作物的危害1。

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地下水位的高低,如果地下水位高,土壤就会处在还原反应中,反之,就会处在氧化反应中。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原因及意义:土壤中同一物质可区分为氧化态 ( 剂 ) 和还原态 ( 剂 ) ,构成相应的氧化还原体系。土壤中某些变价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价态变化、迁移能力和生物毒性等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机理分析1.土壤空气中O 2 是主要氧化剂,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氧体系控制氧化还原反应,使多种物质呈氧化态,如 NO 3 - 、 Fe 3+ 、 Mn 4+ 、 SO 4 2 - 等。
2. 土壤有机质特别是新鲜有机物是主要还原剂,在土壤缺O 2 条件下,将氧化物转化为还原态。
3. 土壤中氧化还原体系可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
无机体系的反应一般是可逆的,有机体系和微生物参与条件下的反应是半可逆或不可逆的。
4.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不完全是纯化学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有微生物的参与,例如 NH 4 + → NO 2 - → NO 3 - ,分别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作用下完成。
5. 土壤是不均匀的多相体系,不同土壤和同一土层不同部位,氧化还原状况会有不同差异。
6.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随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灌水、排水而变化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