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科(拉丁学名:Styracaceae)五桠果亚纲,柿目乔木或灌木植物。互生单叶,无托叶。花两性,顶生或腋生;核果稀浆果,种子常有丰富的胚乳,扁或近圆形。本科的模式属:安息香属Styrax Linn.

本科以具颜色和有淡香的花而适应虫媒传粉;种子的散布通常借助于鸟类或小的哺乳动物,有的种子小而具翅,当蒴果裂开,种子即随风传播。本科中较原始的安息香属的化石见于地中海区渐新世沉积物中,日本上新世和晚更新世的沉积物中也发现了该属的叶化石。

简介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总状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很少单花或数花丛生,顶生或腋生;花两性,很少杂性;花冠合瓣,极少离瓣,裂片通常4~5片,很少6~8片。核果、蒴果稀浆果,主产亚洲及美洲;少数分布至地中海沿岸。全科12属133种1。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常有星状毛或鳞片状毛,稀无毛或仅有柔毛。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稀杂性辐射对称,组成总状、聚伞或圆锥花序,稀单生或数花簇生。有小苞片或无,常早落;花萼杯状、倒圆锥状或钟形,4~5齿裂,稀2或6齿或近全缘;花冠合瓣.稀离瓣1~5裂.稀6~8;雄蕊常为花冠裂片数的2倍,稀4倍或为同数,花药2室,纵裂,花丝大部分或部分合生成筒,极少离生: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3~5室或有时基部3~5室而上部1室,每室1至数枚倒生胚珠,花柱丝状或钻状,柱头头状或不明显3-5裂。核果蒴果稀浆果,有宿存花萼;种子有翅或无翅.胚乳丰富.胚直伸或稍弯2。

生长环境本科多数乔木种类为阳性树种,生长迅速,在热带、亚热带林区中常为上层树种,但在群落构成中并不占主要地区。

地理分布约11属,180种,亚洲东南部至马来西亚和美洲东南部;少数分布至地中海沿岸。中国有9属,50种,9变种,分布广泛,主要于长江以南各地。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马来西亚和美洲东南部(从墨西哥至南美洲热带);只有少数分布至地中海沿岸。中国产9属,50种,9变种,分布北起辽宁东南部南至海南岛,东自台湾,西达西藏,而主要种类集中于北纬23°-35°,东经100°-120°;垂直分布一般从海拔50-2500米,超越这个界限,种类则逐渐稀少。

本科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是全世界最为集中的地区;在亚洲东南部这一地区,以中国最多,而且有较多的特有种,已知中国有特有种33种,约占国产种总数的66%;植物形态性状在主要分布区内有较大的分化,如安息香属镊合状花冠系,在花冠裂片的排列上,其中的一些种类,同一植物的不同花或同一花的不同裂片,出现了稍内向镊合状或稍内向覆一瓦状的变异。

主要价值经济价值本科植物为观赏树种;产苏门答腊的安息香是著名安息香树脂的主要来源,含有苏门树脂酸(sumaresino-licacid) 、桂皮酸松柏醇脂 (coniferyl cinnamate,lubanyl cinnamate)、苯甲酸 (benzo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地中海区的药用安息香(Styraxofficinalis)可提取安息香脂;赤杨叶属的木材松软,用作火柴杆;不少种类的种子可榨油,供制皂或作润滑油。

在经济利用上,有些植物生长迅速,可作为速生树种繁殖;有不少植物的树干通直,材质坚硬,纹理致密,易于加工,可作工业上用材;另有一些植物的花美丽芳香或果实较大成熟时呈红色,均可作为观赏植物;越南安息香的种子油称“白花油”,树脂称“安息香”,可供药用或制造高级芳香油。

名家论述

1.《唐本草》:主心腹恶气。

2.《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暖肾,辟恶气。

3.《日华子本草》:治血邪,霍乱,风痛,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

4.《纲目》:治中恶,劳瘵。

5.《东医宝鉴》:辟瘟疫。

6.《本草述》:治中风,风痹,风癎,鹤膝风,腰痛,耳聋。

7.《本经逢原》:止卒然心痛、呕逆。

8.《本草从新》:宜行气血。研服行血下气,安神。

9.《本草便读》:治卒中暴厥,心腹诸痛。

10.《中药材手册》:治小儿惊癎。3

本科研究1837年G. Don首先提出了山矾科从安息香科分出成为独立的科,这样的意见一直被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两科的主要区别点是:安息香科植物体被星状毛,雄蕊数是花冠裂片的同数或两倍,一列,花药长圆形或线形,子房上位、半下位至下位,子房室隔膜不完全形成至完全形成,蒴果开裂,稀浆果,或为核果而有一肉质的外果皮,珠被2层或1层,气孔毛莨科型,木材次生木质部的管孔单生或丛生,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向周围扩大,管壁不加厚,花粉粒扁圆形,三沟孔。而山矾科植物体无毛或被单毛,雄蕊多数,常为花冠裂片的多倍,花药球形或卵形,子房下位至半下位,子房室隔膜完全形成,果实为核果状浆果,不开裂,珠被1层,气孔茜草科型,木材次生木质部单一分布的管孔,导管与射线间纹孔横向延长,管壁和纤维壁常螺纹加厚,花粉三孔型。

上述的区别特征在安息香科中主要是依据安息香属和银钟花属而言,随着种、属的增多,形态特征变化的多样性,在安息香科12个属中,其中将近有二分之一的属子房为下位或半下位的,多数属的子房室的隔膜是完全形成,果实有不开裂的核果,木瓜红属、白辛树属的雄蕊5长5短,4花药长圆形至卵形,银钟花属的珠被一层,这些特征都与山矾科很接近,说明这两个科的亲缘关系仍然是很密切的。

根据Herbert F. Copeland(Amer. Journ. Bot. 25: 771. 1938)对本科代表植物的,研究,证明安息香科与柿目的各科都是平行的从茶科的某一现存的生活植物演化而来的。 据报道,在北美洲和地中海的第三纪渐新世地层中,发现有安息香属与银钟花属的化石,而在日本的第三纪地层也曾发现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的化石。结合现有的某些植物的间断分布现象,都表明了本科植物在第三纪时就已广泛分布了。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