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油田开发程序是指油田从详探到全面投入开发的工作顺序。根据油田地质条件,在油藏上选择某种布井系统钻井,按一定的投产顺序和工作制度进行采油。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油藏中的变化,适时地通过调整油井工作制度、开采层位及井段、布井系统及其他技术措施,以保证合理的采油速度和较高的采收率。.2

油藏评价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补充地震工作(加密地震测线或开展三维地震),布置详探、评价井,落实油藏基本地质特征和探明储量,取全、取准开发设计必需的资料,为编制好开发设计方案创造条件。

一般来说,油藏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搞清油藏构造、断层、裂缝特征及古、今地应力场;

⑵研究储层性质、分布及平面、层内、层间的非均质特征;

⑶分析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特点;

⑷确定油藏温度、压力系统,了解天然驱动能量大小和油藏类型;

⑸了解油井产能及吸水能力,包括天然能力和人工改造后的提高幅度;

⑹研究油藏特性对钻采工艺技术的要求。

⑺计算及评价探明储量。
  对于低渗透砂岩油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⑴形成低渗透储层的主要地质成因,以及储层孔隙类型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⑵天然裂缝发育状况、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⑶现今地应力(最大主应力的方位)状况;

⑷油水渗流特征;
  ⑸油井产能和注水井吸水能力。

除油藏天然能量外,必须正确评价、合理保护人工改造后的产能和吸水能力,确定最大注水压力和估计最小油井流压,预测随含水率上升的产能变化。为此,必须相应地开展油层保护、油层改造、高压注水、改善水质、深抽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现场试验。

开发方案设计实施阶段

在油藏评价基础上,进行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内容包括:⑴油藏描述,建立油藏地质模型;⑵评价地质储量,预测可采储量;⑶制定开发原则;⑷设计开发方式;⑸划分开发层系;⑹设计井网系统;⑺论证注采压力系统;⑻预测产能、吸水能力,论证开采速度;⑼制定钻井、采油和地面集输工艺流程;⑽开发动态和经济指标预测;⑾优选方案,进行不确定性和风险评估。

开发调整阶段

⑴油藏开发方案调整的可行性论证;⑵井网调整;⑶层系调整;⑷注采系统的调整;⑸注采压力系统的调整;⑹开发方式调整。

基于流程优化的油田开发管理与提升

业务流程优化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研究油田管理提升的路径,实现油田管理体系的完善和高效。其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田管理流程的优化

1、流程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1)目标。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向标准化、模块化、流程化、信息化转变,全面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为建设西部大庆奠定坚实管理基础。基础管理明显加强,质量、计量、标准化、规章制度健全完善,流程管理集中统一,简洁高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整体优良,管理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组织机构精干高效扁平化,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管理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流程更加顺畅,管理标准统一完善,管理运行更加高效,企业市场竟争力进一步增强。

(2)原则。以流程优化为导向,改变原有的职能导向管理模式,根据流程优化的要求设置相应职能岗位,而不是根据现有职能岗位设置来设计流程,实现从面向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提高业务流程的运转效率,从流程出发来调整岗位职责、部门职责及绩效考核指标。

2、优化实现。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调研后应进行流程梳理,流程梳理往往有着庞大的工作量,其成果一般包括一系列的流程文档,包括业务流程图、流程说明文件等,流程梳理工作本身的价值在于对企业现有流程的全面理解以及实行业务操作的可视化和标准化。同时,应明确现有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和效果,找出这些流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续的流程优化工作奠定基础。
  对现有流程进行梳理后应进行分析,清晰原有流程的关键点和执行过程,找出原有流程的问题所在,并考察优化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部门。同时,应征求流程涉及的各岗位员工意见,说明原流程有哪些弊端,新流程应如何设计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经过调研、分析后,根据业务流程的目的和原则,对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进行改进、改善、简化,合并非增殖流程,减少重复或不必要的流程,构建与业务最佳匹配的、能实现最优效率的流程再造。

根据设定的目标与现实条件,对优化后的业务流程进行测评,即对流程的运行效率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流程优化的效果和需进一步调整的措施。
  根据流程优化后的评价,在实施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中,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形成
  一种动态的自我完善的机制。

基于流程优化管理提升

1、精细化管理。深化地质研究,最大的程度地发现储层,挖掘油藏的开发潜力,对老区重新评价认识,对于原来没有贡献的层位,获得r工业油流,未动用储层进行再评价、再认识,通过加大压裂改造力度,获得工业油流,夯实稳产基础。

2、 安全环保。大力推广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将数字化管理作为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工程和有效控制基础,建成以生产运行、应急预警和安全环保为核心的生产运行指挥系统,以达到科学调度、
  应急指挥、安全预警、降低成本、减少管理层级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并且以全面数字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源头削减安全风险。

3、风险管控。加强应急预警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预警监控系统数据准确率和系统稳定性,不断完善控制平台精度和智能化水平,强化各级监控。加强应急池、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预案有效性演练。完善公司隐患排查、评估、立项、动态监控和项目竣工验收、销项工作程序,推进隐患常态化管理,建立隐患立销案台帐,抓好应急防控重大隐患的挂牌督办,确保隐患及时治理,风险有效削减。

4、管理系统的优化。以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通过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实现油气田生产过程自动化、工艺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的过程。重在数字化与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岗位结合、与生产结合、与安全结合,实现能指挥(形成方案)、会说话(预警)的功能,把“死”的数据变“活”,达到服务生产、强化安全、过程监控、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