桢桐为落叶灌木,小枝有绒毛。叶片较大,卵圆形。由聚伞花序组成大型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萼大红色,花冠鲜红色,花期5~11月。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盆栽花卉,主要应用于会场、客厅。但人们对桢桐的研究还比较少,作为一种优良的盆花,尚未被广泛应用。
基本资料【植物名称】:桢桐1《纲目拾遗》
【异名】大红袍、臭八宝(《植物名实图考》),矮童子(《分类草药性》),大红花(《贵州民间方药集》),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福建民间草药》),矮桐(《江西民间草药》),逢仙草(《湖南药物志》),臭灯桐、假真珠梧桐(《闽东本草》),臭树、臭草、鸡虱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叶。
名称:桢桐
学名:Clerodendrum japonicum (Tunb.) Sweet
别名1:臭牡丹,香盏花,百日红,红苞花,状元红
科属:马鞭草科大青属
类别:常绿灌木状小藤本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2米。叶对生,广卵形,长10~20厘米,宽8~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或近于截形,边缘有锯齿而稍带波状,上面深绿色而粗糙,具密集短毛,下面淡绿色而近于光滑,惟脉上有短柔毛,触之有臭气;叶柄长约8厘米。花蔷薇红色,有芳香,为顶生密集的头状聚伞花序,径约10厘米;花萼细小,漏斗形,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尖,外面密布短毛及腺点;花冠径约1.5厘米,下部合生成细管状,先端5裂,裂片线形以至长圆形;雄蕊4,花丝与花柱均伸出,花丝通常较花柱为短;子房上位,卵圆形。核果,外围有宿存的花萼。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长于湿润的林边、山沟及屋旁;亦有栽培。
分布范围分布河北、河南、陕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园林应用小型灌木,花序大,花冠红色,色彩艳丽,成片种植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蓝紫色果实也有较长时间的观赏期,是很好的观果植物。桢桐花果期长,颜色艳丽,是很好的观花、观果花木,可用作花坛材料或供草地丛植,北方各省适合盆栽供厅堂、阳台绿化装饰2。
生长地自生于耕地、园地、坡地、坎边、路边或旷野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