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示坡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是为了明确表示地形(如山头、凹地)的坡向,在等高线外侧或内侧绘制表示坡度走向的小短线。通常绘制在山脊或洼地凹陷处,即等高线显示最弯处3。

比如山丘和洼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在地形图上区分山丘或洼地的方法是:凡是内圈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圈者为山丘,小于外圈者为洼地。如果等高线上没有高程注记,则用示坡线来表示。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说明中间高,四周低,为山丘。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说明四周高,中间低,故为洼地。

如右图短线即为示坡线。

示坡线分类示坡线是地行图上常见的符号,它与箭头符号的寓义相类似,表示“态势”的指向。示坡线用短线依附于有关的地形地物线联构而成,有单体和组合体两种主要形式;组合体是多条短线密集排列而构成的“锯齿”线。在地图上,示坡线有高一低、上一下、主一客的指向寓意4(图1)。

一、单体示坡线:标绘于山头、山嘴、谷底的等高线上,指向下坡方向。指明地势相对的高低(图2)。

二、组合体示坡线:山密集排列的短线依附于地形地物线构成,表示悬崖、陡坡、冲沟、陡岸、路堤、路堑、防洪堤、水渠、土堆、洼地等,“锯齿”指向低下的一方(图3)。

三、在用作宣传的军事战争形势示意图中:组合体示坡线可用来表示“主”一“客”、“我”一“敌”的对峙态势,“锯齿”指向敌方。倒如城墙、防线、包围圈等(图4)4。

传统示坡线绘制的缺点及解决方法在露天矿设计过程中,需要绘制露天采场开采终了平面图及基建终了( 投产) 平面图及年末开采平面图等图件,这些图形中工作量较繁重的一项就是要绘制台阶坡面示坡线,在使用手工绘图过程中,这项工作占到整张图形绘制总工作量的50% 以上5。

在传统作业模式下,对两种类型的 Auto CAD 矢量文件进行示坡线绘制的方法如下:基于高程点与等高线的关系或线的属性值来判断地形峰值,获取需要绘制示坡线的等高线对象,凭借经验确定封闭等高线对象的内径最大处位置,在该位置根据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相应长度的示坡线,并置于相应的图层中。该方法的缺点在于:作业人员只能凭借熟练程度和作业经验来完成示坡线绘制,其效率和精确度都较低下,往往造成图层植入错误、绘制长度不准确、示坡线漏打等情况,严重影响地形图质量6。

因此,更多学者结合示坡线与等高线及图形比例的关系,应用绘图软件(如 CAD 等)二次开发批处理方式的示坡线自动绘制程序,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