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玛卡,一种生长在云南丽江高原山区的野果,别名为甜菜根或秘鲁人参,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独荇菜属。

黑玛卡味道有辛辣、微甜、微苦、微酸等,味道各异与海拔高低没有必然关系,主要是生长吸收养分各异天然形成,即使同一块土地生长的玛卡味道也有可能不一样,常搭配海萃。

主要品类黑玛卡肉质根短圆锥形,外表皮呈紫、奶油色或黄色,富含碳水化合物。

化学组成黑玛卡干根中的化学组成成份:蛋白质含量为10%以上(胡宁湖畔的玛卡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4%),59%的碳水化合物;8.5%的纤维,内含丰富的锌、钙、铁、钛、铷、钾、钠、铜、锰、镁、锶、磷、碘等矿物质,并含有维生素C、B1、B2、B6、A、E、B12、B5 ,脂肪含量不高但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达53%以上,天然活性成份包括生物碱、芥子油苷及其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苄酯、甾醇、多酚类物质等。1

功效抗疲劳黑玛卡含较高量的铁,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锌、牛磺酸等成分能明显对抗疲劳,增强肌肉耐力,抵抗运动性疲劳,帮助坚固免疫系统,提升机体抗病力,对抗疲劳,增强精力、体力,改善贫血症状。使肤色看起来更年轻,精气神更足。2

补充体力由于MACA生在在贫瘠的高原,须有高超能量才能生长,因为其生长环境与特性,玛卡可以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更是极少数通过药物检验的合格的快速体力增强剂。2

提高睡眠现代人90%以上都在承受压力,玛卡能有效改善因压力造成的忧虑症及神经衰弱等。在秘鲁当地MACA被当做舒解压力、消除焦虑的天然草药,也是改善失眠多梦症状的佳品。

抗更年期调节内分泌,对抗更年期综合症—玛卡的多种生物碱能调节肾上腺、胰腺、卵巢等功能,平衡体内的荷尔蒙水平,丰富的牛磺酸、蛋白质等能调理及修复生理机能,改善气血和缓解更年期症状,从而促进女性雌激素,容颜。2

增强记忆使头脑清醒灵活,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学习进步,中老年记忆能力保持,使人的头脑清醒,思路更清晰。2

栽培技术区域黑玛卡喜冷凉而又湿润的气候,较耐寒,适应性较强,适宜在海拔2700-3200米的高寒冷凉山区种植。忌高温和涝洼积水,以多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为好,忌连作。3

整地选择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肥力一般的砂壤土,不宜用菜园及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耕翻2次,最后一次耕翻前,每公顷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7.5-45天、普钙75-1500千克作基肥均匀撒在地表,耕翻时埋入土中,耙平后按2米宽开沟做成阳畦待栽。

定植5月中旬至6月上旬,7-10片真叶时,分期分批取苗,带土移栽。取苗前要给苗床适当浇水,取苗时,将铲子插入根系下面,小心将苗取出,采用拉线挖塘移栽,株行距20X20厘米,每塘栽1株,每公顷栽15-18万株。移栽时苗必须露出土表,浇透定根水。3

水肥定植成活后视墒情在晴天上午适时浇水,严禁雨前灌水,整个生育期注意排涝,避免畦面渍水。根据苗情追肥2-3次,每次每公顷施N、P、KZ元复合肥150-225千克,生长期进行3-4次中耕松土,人工拔除田间杂草。3

采收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多数植株叶色转黄褪色,肉质根充分膨大,基部圆钝即可收获。人工采收后,除去叶片,清除泥土和须根,用水清洗干净,切成片状放在阳光下晒干即成商品,加工包装上市出售。3

病虫防治黑玛卡一般无病害发生,虫害主要有蚜虫,每公顷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150克,对水450-600千克喷雾防治。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谢皓 - 教授 - 北京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