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叶金花,学名Mussaenda hybrida cv.Alicia,别名粉萼花、粉纸扇,茜草科,原产热带非洲、亚洲。株高可达2米。叶对生,长椭圆形,全缘,纸质。夏、秋季开花,聚伞花序,顶生,小花星形,金黄色,苞叶粉红色,娇柔明媚。1
形态特征粉叶金花又叫粉萼花,属茜草科玉叶金花属的常绿灌木,高达3m。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10-15cm,宽5-8cm,纸质,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幼枝、幼叶密被短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每一花序中有扩大的粉红色叶状萼片,萼片近圆形,长4~8cm,宽2-6cm,花期为5-11月。粉叶金花树冠广圆形,分枝多,夏秋花姿诱人,适于大型盆栽及种于花槽、庭园、校园、公园等处,可单植、列植或群植。宜种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区。2
生长习性粉叶金花为阳性植物,性喜高温,耐热,耐旱,忌长期积水或排水不良。喜光照充足,阴蔽处生育开花不良。栽培土质不拘,以排水良好的土壤或砂质壤土为佳。适宜庭院栽种,盆栽。
生性强健,排水良好普通壤土或砂质壤土即能正常生长,日照需充足,荫蔽处生育开花不良,冬季半落叶状态,可趁此整枝修剪。盆栽必须使用33cm径以上大盆,盆土以肥沃疏松之壤土为佳。性喜高温,耐旱,生育适温约23~32℃。3
分布范围原产于热带非洲、亚州。长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4
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通常在2月底3月初,因粉叶金花在冬季与春季交接时间段不开花并准备萌发新芽,这是繁殖最佳时间。选取去年生无病虫害健康枝条作为插穗,长度一般以保持3~4节为好,穗长约15~20厘米。插穗上端切口以略斜能够排水即可,但要在芽上1~2厘米处,不可太近,否则会使芽失水过多,不利于芽的保存。下端切口以在近节处下部平切,然后用 “根太阳”生根剂400倍液和黄泥混合成泥浆,将插穗剪口蘸点泥浆,处理后可斜插或直插入育苗床,插入深度为插穗全长的1/2~2/3。扦插介质可直接用河沙,温度在25~28℃范围内,环境为通风凉爽处,插后4~5个月可移植上盆。扦插苗的管理比较方便,整个苗期都不用施肥,每天喷一次水保持湿度即可。
栽培管理在种植到大田之前,为了提高成活率先移栽到花盆上种植。上盆后摆放在凉爽通风处,用黑纱网遮阳降温一星期,保持水分供给,在保证苗圃成活后拆除纱网,以后按苗木正常管理。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进行植株修剪整形。若作为盆栽应及时整形控制好高度,在苗圃期间应选留健康粗壮的枝条,培养高度适宜的主干,在主干上端均匀留主枝,在主枝上适当选留侧枝,使其形成均整的树冠。若用作庭院绿化栽种,一般选留2~3个主干,以后在每个主干上选角度好、长势均衡的分枝1~2个作为主枝。主枝选留的早晚,决定将来树体高度,如果配置环境需要树体大,则主枝应该晚留,使其分枝距地面高些;如果配置环境需要树体较小,则可早些留主枝。留主枝时一定要注意各个主干上的主枝不能互相交叉;第二个主枝要在第一个主枝对面选留,不能两个主枝配列在同一侧同一方向。每次修剪时要选角度较大的上部枝条作延长枝,并对其进行适当短截,逐步扩大树冠。在春天把幼苗移栽定植,这时粉叶金花根部基本能包住整个坭团,定植容易成活。定植前先挖好洞穴,施好底肥。尽可能不弄散坭团,坭坨与土壤平过种植,不能过深或太浅,并把坭土压实,防止植株倒伏。种植后头一个星期,每天浇水一次,以后则视土壤干湿情况而定,为了防止粉叶金花“假活”现象发生。一个月后保证其成活,可不浇水或少浇水。当年即可成林并开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其开花完毕后,除了主枝和侧枝外,多余的枝条要全部修剪掉,特别是干枯枝、病虫枝、徒长枝及弱小枝条,减少营养的消耗。修剪的原则是保证其通风透光,内膛不空,阳光充足,促进花芽分化。修剪后施一次复合肥,促使植株抽生出粗壮的枝条,使花大、花更多,能够维持良好树冠。
在植株树冠形状形成后,在日常管理当中,对其生长过高的枝条,进行适当的短截。对过密的枝条要疏剪一部分,去弱留强,增强树势,其余的枝条适当修剪,保持其旺盛的长势,保证花的数量与质量。粉叶金花的病虫害较少,当发生病害时可用多菌灵8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夜蛾,可用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园林应用】粉叶金花叶色翠绿,生长快速,花姿美,花期长,适应性强;适宜盆栽、花槽栽植,也可单植、列植,或群植于庭院中,是南方夏季的莳花之一,也是造园添景的理想灌木。同属的还有红叶金花、玉叶金花,株型类似,花色不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