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农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育成的高产多抗小麦品种,是当前黄淮南部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全国小麦主导品种、河南 省重大科技专项 品种。201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品种优势产量优势百农矮抗58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00~600kg,高产示范田亩产可超700kg1。
抗冻耐旱百农矮抗58苗期能抗-16℃低温,在黄淮南部麦区种植能确保安全越冬;根系发达,分蘖阶段较对照品种的根深增加20~30cm。耐旱能力强1。
抗病优势据植保部门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秆锈病,中抗纹枯病、白粉病,综合抗病性较好1。
抗倒优势百农矮抗58茎秆坚实,基部节间短,加之株高较低(70~75cm),抗倒能力强,近年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从未发生倒伏现象1。
品质优势百农矮抗58籽粒外观品质好,容重高,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稳定.深受粮食企业欢迎。2008年农业部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11个地市抽样检测。容重819g/L,硬度指数65,面团稳定时间6.3min,在优质面条小麦品种评比中名列首位。属优质中筋品种1。
种植要点适宜早播密植百农矮抗58为半冬性矮秆、多穗型品种,抗寒性极强,在9月底早播亦无冻害,适宜早播密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在 10月30日前播种,其产量变化较小,以10月10日播种的产量为最高;在10月30日以后播种的产量明显下降。从高产角度看,最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最佳播期为10月10日前后。
播量试验表明,百农矮抗58播量弹性大,不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亩基本苗从14万到21万,分蘖成穗数基本相同,亩产徘徊在491~505kg之间。这说明百农矮抗58自身的调节能力强,不同基本苗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亩基本苗为20万时,产量最高;亩基本苗为10万时亩穗数最少,穗粒数较多,产量最低。随着播量的增加,亩基本苗和亩穗数相应提高,但穗粒数有所下降。故亩产500kg以上产量水平,亩基本苗以15~20万为适宜播量,18~20万基本苗为最佳。同时,在出苗后应检查麦苗均匀程度,及时进行催芽补种和疏密补稀。
适宜高中肥田种植百农矮抗58株高偏低,比较适宜在高肥田和中肥田种植。多施种肥、适当追肥是夺取高产的基础。从施肥试验(纯氮量分别设为0、4、8、12、16、20、24、28、32kg/亩,肥料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按70%和30%的比例施用)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也在增加,当施氮量为28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随后略有下降。氮肥施用量在20~28kg/亩之间时,其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不同肥力水平。施肥试验表明,种植百农矮抗58氮肥施用量以20~28kg/亩为适宜用量。同时,在12月冬灌后应及时划锄,破除板结,松土保墒;同时浇好返青拔节水和抽穗扬花水。
注意病虫害防治百农矮抗58高抗条锈病、秆锈病、白粉病。病虫害防治重点是蚜虫、叶锈病与赤霉病。在抽穗前后喷氧化乐果或其他药剂防治蚜虫,灌浆期喷粉锈宁等预防叶锈病与赤霉病。
栽培技术播前准备(一)精选种子
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去掉病粒、秕粒、烂粒、霉变粒等不合格种子,选晴天晒种1~2d。播种用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2。
(二)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种衣剂或拌种剂,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2。
(三)精细整地
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cm,均匀撒在地表,用大型拖拉机机耕翻入土,耕后机耙,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田块要耙磨压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同时,根据“宁可稍晚播几天,也要保证足墒播种”的原则,及时浇塌墒水,确保适期足墒播种。补施尿素75kg/hm2,以加速秸秆腐解2。
(四)科学施肥
茎秆还田的地块,尽量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总量,合理分配基追比例2。
(五)做好畦面
根据播种机播幅做好畦埂,以便田间农事操作。一般畦长30~50m、宽2.8~2.9m2。
适时播种(一)播期
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5-13日2。
(二)播种量
适期范围内播种量一般150kg/hm2左右。如墒情较差或整地质量较差,可适当调整播种量;如有延迟播种的,每晚播3d,增加播量7.5kg/hm2,播量最多不能超过225kg/hm22。
(三)播种方式
一般采用20cm等行距或15cm×25cm宽窄行播种,与经济作物间作套种的注意留好预留行2。
(四)播种深度
深度控制在4~5cm,做到深浅一致,落籽均匀。旋耕田块,要在播前或播后镇压踏实土壤,防止播种过深,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2。
田间管理(一)冬前管理
1、查苗补种。对于出苗不好有缺苗断垄的田块,及时查苗补种,疏密补稀,移栽1~2个分蘖的麦苗,覆土深度要掌握上不压心,下不露白,并压实土壤,适量浇水,保证成活2。
2、中耕镇压。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生长过旺田块,应采取中耕断根或镇压措施,控旺转壮。秸秆还田没有造墒的麦田,播后要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保苗安全越冬2。
3、化学除草。结合人工中耕除草,进行药物防治2。
4、科学冬灌。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一般是在日均气温3~4℃时开始,夜冻昼消时完成,禁止大水漫灌。浇过冬水后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松土,以免地表板结龟裂,透风伤根2。
5、严禁畜禽啃青。加强冬前麦田管护,管好畜禽,杜绝畜禽啃青2。
(二)春季管理
1、中耕划锄。早春浅中耕松土,提温保墒,增加土壤透气性。消灭麦田杂草,促苗早发,抑制春蘖过多滋生,促进根系和个体健壮生长发育2。
2、看苗管理。一类苗应控制无效分蘖滋生,加速两极分化,培育壮秆大穗。二类苗应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三类苗应及时中耕划锄,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快长2。
3、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在小麦拔节后寒流来之前,及时浇水,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及时浇水施肥,促其尽快恢复生长2。
4、防治病虫草害。对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在返青期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病虫预报,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和麦蚜、麦蜘蛛2。
(三)后期管理
1、适时浇水。在小麦孕穗末期选择无风天气浇抽穗扬花水2。
2、叶面喷肥。在小麦孕穗期,用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0~1050kg/hm2,加尿素10.5~15kg/hm2,进行喷洒,预防干热风,延迟小麦叶功能衰退,增加粒重,提高品质2。
3、病虫害防治。小麦后期是多种病虫害为害高峰期,一定要做好杀虫剂、杀菌剂配合施药,一喷多防,重点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和穗蚜。一般进行混合喷药,综合防治2。
及时收获适宜收获期在蜡熟末期,此时小麦茎叶全部为黄色,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外观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牙咬籽粒发硬,含水量降至18%以下2。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河北邢台、山东济南以南、湖北随州、安徽怀远以北的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等区域的中高等肥力田广泛种植1。
所获荣誉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选育及应用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百农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刚和他带领的团队,历经30年呕心沥血培育成功的小麦优良品种。百农矮抗58成功地解决了小麦高产大群易倒伏、矮秆品种易早衰、高产品种品质不优和稳定性差、稳产性与广适性难结合等种子培育的诸多技术难题,实现了高产稳产、矮秆抗倒不早衰、抗逆抗病适应性广、优质中筋、稳定性好等品种优势,其总体技术达到了行业全国领先水平。该品种目前已经是黄淮小麦主产区的特大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在267亿平方米以上,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麦”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