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葱,百合科葱属,二年生或多年生,又名分蘖葱头、鬼子葱、珠葱等,为一年生草本葱蒜类蔬菜,是洋葱的一个变种,主要产于东北,吉林省大面积栽培,是吉林省特色蔬菜之一。1
生长环境种植毛葱应选择较平整的地块,且为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水方便的中性土壤。
分布范围主产于黑龙江省克山、阿城、铁力、富锦、依安、肇东、绥化、海伦、宾县、五常、哈尔滨、鹤岗、绥滨;吉林省长春、九台、双阳、农安、东丰、辽源、柳河、海龙等市县。2
选择连续三年以上没种过葱、蒜、韭菜和前一年没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漫川漫岗沙壤土为宜,小毛葱是须根系作物,整地标准要达到上暄下实,平整细碎,并做到秋起垅、秋施肥,垅距65cm。3
施肥破垅荚肥,每亩施有机肥5000kg,磷肥15~25kg,小苗长至15~20cm要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叶面肥两次。3
种子处理要选择适用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不要选择小毛葱头较小并且有病害的品种,进入冬季后要将小毛葱种埋入地下,覆土20~30cm,踩实封严,保证不通风不透气,水份不蒸发。在种植前7天前将小毛葱从外面取回放到室内避光处暖苗,种植时间在4月10日前后,每垅双行拐子苗,株行距5cm×10cm,亩保苗2万株左右。3
播种4月上旬及时播种。播前先将垅面搂成平台,每垅按3~4行播种。株距15cm,“插花”播形成“拐子苗”,亩保苗19000~25000株。用种量225~300kg/亩。播种深度3cm左右为宜,过深,地上部生长过旺,鳞茎不易膨大,且易呈畸形。过浅,根系生长不良,植株易倒伏,鳞茎外露易开裂或日哂变绿。在鳞茎膨大初期,对分蘖过多的植株,最好除去一部分,保留每株4~6个分蘖。3
田间管理1、浇水
采取秋起垅,并且春季适时早播,一般土壤墒情均很好,播种后至出苗前不用浇水。待苗出齐后浇一次透水,当地面略于时,及时铲地松土,进行中耕保墒,提高地温与除草。幼苗期应保持土壤不干不湿为原则。进入发叶盛期,应加强水分管理,当鳞茎开始膨大前7~10天浇水后蹲苗,促使鳞茎形成与膨大;鳞茎开始膨大后,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浇水宜勤,保持土壤湿润,临近成熟时,应逐渐减少浇水,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3
2、追肥
应在时值生长盛期追施一次磷酸二铵20kg/亩(结合浇水);在鳞茎膨大开始期再追施一次硫酸钾20kg加尿素15kg/亩(结合浇水)。3
3、化学除草
由于小毛葱种植密度较大,不易铲地中耕除草,可以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每亩可用“施田补”200g,于播种前或播种后喷药。3
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是潜叶蝇和地蛆,防治潜叶蝇的方法是,及时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及残株败叶,消无虫源,一旦发现有幼虫潜蛀时,应及时喷施800倍液乐果与2000倍液敌杀死混合液。防治地蛆的方法是,施田的粪肥必须充分腐熟,也可将粪肥先拌一定量杀虫剂。在葱蝇(其成虫)较多时,要及时喷施2000倍液敌杀死,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3
病害1、病害症状
小毛葱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紫斑病,叶和花梗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不明显,淡黄绿至黄白色,有白霉、紫霉,后期干枯。严重时,病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叶色苍白,假茎受害处破裂。3
2、发病原因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幼苗及鳞茎中越冬。翌年借气流、雨水或昆虫传播,发病适温为10~15℃,在潮湿、低温的条件下发病容易。在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多雨多雾,植株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3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洋葱中以红皮洋葱为最抗病。
②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带菌种子可用50%的温汤浸种25分钟,鳞茎可用45℃温水浸种90分钟。洋葱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3%的35%雷多米尔拌种。3
③实行2~3年的轮作。
④选地势高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施足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理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3
⑤发病初可用:40%乙磷铝250倍液;25%瑞毒霉8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50%敌菌灵500倍液;72.2%普力克800倍液;77%可杀得500~800倍液,上述药之一,每7~10天1次,连喷3~4次。3
主要价值毛葱中已被专家们发现至少有六种抗癌防衰老降脂作用的成份,对脑瘤、乳腺、前列腺等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作用,特别是软化脂肪中的血管疗效更佳。4
世界各专业教授和性病专家们研究发现:把毛葱经过特殊加工后所取得的毛葱汁(学术界称之为毛葱油),还可以阻断结肠、口腔、肺、肝脏胰腺、食管癌,并且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东南亚国家,各自家庭中把毛葱自然加工后取汁,经常食用还可刺激正常免疫,阻断宫颈癌和皮肤癌细胞的生长。在毛葱汁中含有至少11种降胆固醇的成份,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可溶性纤维汁。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在用餐时应常吃毛葱汁,对降低胆固醇会有显著效果。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