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子:榧子,又称香榧、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极子等,是一种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其果实外有坚硬的种皮包裹,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很能诱人食欲。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胸径55厘米;树皮浅黄灰色、深灰色或灰褐色, 不规则纵裂;一年生枝绿色,无毛,二、三年生枝黄绿色、淡褐黄色或暗绿黄色,稀淡褐色。叶条形,列成两列,通常直,长1.1-2.5厘米,宽2.5-3.5毫米,先端凸尖,上面光绿色,无隆起的中脉,下面淡绿色,气孔带常与中脉带等宽,绿色边带与气孔带等宽或稍宽。雄球花圆柱状,长约8毫米,基部的苞片有明显的背脊,雄蕊多数,各有4个花药,药隔先端宽圆有缺齿。种子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4.5厘米,径1.5-2.5厘米,熟时假种皮淡紫褐色,有白粉,顶端微凸,基部具宿存的苞片,胚乳微皱;初生叶三角状鳞形。花期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1

分布范围香榧树主要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苏、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其中以浙江的枫桥香榧、安徽的太平香榧和江西的玉山香榧(果)等最负盛名。1

主要价值一是营养价值。香榧的果实营养丰富, 口感香脆, 早在1 000多年前就已作为药用, 后来随着人们对其价值的了解, 香榧开始逐渐用作保健食品。香榧中的果酸、树油含油量超过50%, 含有丰富的易被人体吸收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等, 矿质元素、维生素丰富;种仁中的磷、钙等含量是一般干果、水果的20倍以上, 有很好的保健效果;香榧籽油为高级食用油。2

二是经济价值。香榧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香榧树嫁接后4~5年即可结实, 产值超过9万元/hm2。随着树龄的增长, 其产量逐渐提高, 采果期可持续近100年。2

三是药用价值。很多古书中都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香榧的药用功能, 例如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到了, 香榧可以去除腹中的邪气、消除三虫。《食疗本草》中对香榧的药用功能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香榧能够提高人的食欲, 有助于消化。香榧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 能够杀虫消积、清肺化痰, 主要医治肺燥咳嗽、便秘等情况。香榧的果衣还可以去除人体内的蛔虫, 所以在食用香榧果的过程中不要刻意、精心的去除表衣。香榧果果实中脂肪含量在50%左右, 并含有多种脂肪酸, 特别是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丰富, 可有效降低血脂, 是预防血脉硬化、冠心病的良药。民间认为, 香榧有以下几方面医疗作用:香榧种子可以有效去除肠道内部的寄生虫, 种子内部还含有非常丰富的油脂, 能够杀虫清肠;将香榧炒熟, 但一定要注重时间与火候控制, 避免香榧炒焦, 5岁以上的孩子每日需要食用2粒, 成人每日需要食用20粒左右;香榧种子不仅可以杀虫, 还能够避免对人体正气造成损害, 属于天然型的驱虫食物;香榧与血余炭制蜜丸服用, 能够使微丝蚴转阴率达到45%以上, 有效增强人的食欲, 同时还有助于消化。香榧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 食用后可以弥补人体所需的必要物质。食用香榧能够有效排除人体内的毒素, 强化人的体制,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一些香榧子中含有生物碱, 可以起到收缩子宫的作用, 所以民间也会应香榧子堕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血脉硬化病症发病概率有所提高, 食用香榧子可以起到预防血脉硬化的作用。3

香榧栽培与管理1 播种育苗与嫁接在健壮的成年母树上采集种子沙藏, 冬春季取已露芽或种皮开裂的种子, 进行条播, 行距30~35cm。株间柜8~10cm, 出苗后及时搭棚遮阴, 中耕除草, 并根据苗期根系分布浅的特点, 盛夏特别要注意防干旱, 2年后上山定植。香榧以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嫁接为好, 劈接、切接、芽接各种方法都行, 嫁接时要选取优质嫁接接穗, 路途远的, 要做好保湿工作。只要操作熟练, 接后管理仔细, 成活率可达80%以上。4

2 造林地的选择理想的香榧造林地要求是空气湿度大, 光照不太强, 且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土壤肥沃, 通透性好, 地下水位低的最为适宜。

遂昌县种植的香榧一般在海拔400m以上的群山环绕, 土地肥沃的山谷、山坳中。造林地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的水平带式土地整理地。二是山地茶园。其中山地茶园达到6万多亩, 可采用茶叶和香榧立体式混交种植, 香榧和茶叶可同时种植, 也可在原有的茶园套种香榧, 以短养长, 长短结合, 充分利用土地, 增加林农经济效益。三是板栗基地。遂昌县板栗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 面积8.2万亩, 60%多已过了盛产期, 逐步开始退化。成年板栗的郁闭度在0.2~0.8之间, 板栗林下套种香榧, 可借助板栗林创造的良好遮阴条件, 降低生产成本。香榧苗成活后, 逐年修剪板栗树, 等到香榧投产, 板栗可以逐步淘汰。因此, 板栗林下套种香榧。既提高林农综合经济效益, 又可调整种植结构。

3 造林地的整理整地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冬空闲季节, 坡度在15°以下的可以全垦, 并建立水平带, 坡度15°~30°的应带状整地, 30°以上坡度的以鱼鳞坑块状整地, 避免水土流失。挖穴直径80cm, 深50cm。

4 香榧苗木的栽植先施足基肥:每穴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如鸡粪、油茶饼等有机肥10~20kg, 施肥高度不能超过原穴深的一半, 上面回填定植穴四周的表土, 栽植前, 每穴施入0.5kg钙镁磷肥, 并与穴土拌匀。种植后土壤可高出地平面10cm左右。选择生长健壮, 根系发达, 主侧根多, 高度50cm以上, 地径粗1.5cm以上, 嫁接苗要求有3个分枝以上的优质苗。最好是带土球的容器苗, 选择香榧苗木时每亩应选择百分之一香榧雄树苗。并种植在上风口, 以利于风媒授粉。栽植时间一般以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 秋末冬初也可造林, 但要注意气温要在零℃以上, 水分供应充足。种植的初植密度一般以5m×5m或4m×4m, 每亩25至35株为宜。栽植方法, 香榧苗木宜浅栽, 土面高于根径2~3cm即可, 切忌将嫁接部位埋入土中, 栽植时苗木要竖直, 根系要舒展。填土一半后轻轻提苗踩实, 再填土踩实, 最后覆上虚土。

5 造林后的抚育管理香榧造林后每年最少要松土除草2次, 施肥2次。一般5月施肥一次, 以施速效肥为主, 目的是促其生长, 采用沟施较好, 5月浅耕除草一次, 在根部放一些杂草, 以利降温保湿, 10月除草施肥一次, 施肥以复合肥为好。

6 香榧的病虫害综合防治香榧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褐腐病、苗木立枯病、青苔和地衣等, 虫害主要有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硕丽盲蝽、冷杉大嘴瘿螨等。香榧病虫害防治的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强土肥水管理, 促进幼树生长。

7 香榧的雄树管理和人工授粉香榧雌雄异株, 是风媒传粉的喜光树种, 因此必须保护好雄树。往往因雄树缺少, 致使香榧结实受到影响。只有通过人工授粉, 才能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香榧人工授粉可以用雄花粉兑水进行喷雾。授粉时间, 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香榧人工授粉喷雾法, 授粉时应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 以雌球花的胚珠顶部出现粘液“传粉滴”时为好, 出现粘液的第3~8d, 进行人工授粉最为适宜, 授粉率可达到95%以上。每1g花粉加水500~750g比例配制授粉, 要现配现用, 否则花粉会吸水膨胀、破裂, 失去作用。此法适用于矮树, 小树和树冠能有效喷射到的香榧树, 以均匀喷遍整个花枝为度。不可多喷。也可将发育成熟的雄花枝采下后, 下端浸在装有1%浓度葡萄糖水溶液中, 挂在雌树的树冠中上部树枝上, 让其自然落粉或将花粉枝挂在树上亦可, 同样也可以提高授粉率。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