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

成虫:翅展40-50mm。雄蝶前翅乳白色;前缘黑褐色;顶角黑斑窄而被脉纹分割:m3室的黑斑不发达或消失:cu2室无黑斑。后翅前缘外方有1个三角形的黑斑。前翅反面的顶角淡黄色,cu2室有明显的黑斑,其余同正面。后翅反面淡黄色,基角处有1个橙色斑点,脉纹暗褐色明显,通常比黑纹粉蝶粗。雌蝶翅基部淡黑褐色,黑色斑及后缘末端的条纹扩大,正面的脉纹明显,其余同雄蝶。夏型雌蝶顶角斑缩小,后翅翅面的暗色脉纹加粗。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腹缘的突起不明显;宽短,端部宽圆;阳茎端基环骨化程度弱,个大突起。爪形突狭长,末端尖而略弯成小钩;抱器瓣“V”形;囊形突短粗;阳茎长,亚基部有1个大突起。

雌性外生殖器后表皮突细长,前表皮突短小;后阴片指状,前阴片比后阴片宽,两者边缘和端部都密布长鬃毛;囊导管较细,不足囊体长度的1/2;囊体大,略呈卵形;囊突较狭长,表面密布小齿突,但中部缺齿突而形成1条明显纵凹,囊突的柄相对较短,有时柄的基半部骨化很弱1。

分布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河南、西藏、青海、新疆;日本,朝鲜,小亚细亚,高加索,巴基斯坦,印度北部,欧洲,北美洲,非洲2。

生态1年2代 春型5-6 月份,夏型7-8月份, 以蛹越冬3 。

寄主荠菜、垂果南芥、风花菜等 3。

中国亚种与分布暗脉粉蝶东北亚种Pieris napi dulcinea(Butler,1882)

分布: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俄罗斯,韩国。

暗脉粉蝶新疆亚种Pieris napi bryoniae(Hubner,1805)

分布:青海、新疆;小亚细亚,高加索,欧洲。

暗脉粉蝶西藏亚种Pieris napi ajakaMoore,1865

分布:西藏;巴基斯坦,印度北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