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大。叶线形或带形。花茎中空;伞形花序有花2至多朵,稀1朵,下有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每花之下具有小苞片1枚;花大,漏斗状,水平开展或稍下垂;花被管短,稀较长,喉部常有小鳞片,花被裂片几相等或内轮较狭,红色、白色或带有白色条纹;雄蕊着生于花被管喉部,稍下弯,花丝丝状,花药线形或线状长圆形,丁字形着生;子房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较长,下垂,柱头头状或3裂。

蒴果球形,室背3瓣开裂;种子通常扁平。1

分布情况

约75种,分布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我国常引种栽培的有2种: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Ker-Gawl.) Herb.和花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L’Her.) Herb.。2

分类学史

朱顶红属 Hippeastrum Herb. 与孤挺花属 Amaryllis L. 两属的含义在国际上使用比较混乱,有人主张用 Amaryllis L.,而将 Hippeastrum Herb. 作为其异名,也有人主张仍应分为两属。我们考虑到这两个属的某些形态特征与分布区域的不同,Hippeastrum Herb. 的花茎中空,分布于美洲,而 Amaryllis L. 的花茎中实,分布于非洲南部,故仍然主张分为两个属比较自然。2

检索表

1花序有花2-4朵,花被裂片洋红色带绿。朱顶红

1花序有花3-6朵,花被裂片红色,中心及边缘有白色条纹。花朱顶红2

下级分类

朱顶红 Hippeastrum rutilum(Ker-Gawl.) Herb.

花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L’Her.) Herb.2

代表植物

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Ker-Gawl.) Herb.

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形,直径5-7.5厘米,并有葡匐枝。叶6-8枚,花后抽出,鲜绿色,带形,长约30厘米,基部宽约2.5厘米。花茎中空,稍扁,高约40厘米,宽约2厘米,具有白粉;花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约3.5厘米;花梗纤细,长约3.5厘米;花被管绿色,圆筒状,长约2厘米,花被裂片长圆形,顶端尖,长约12厘米,宽约5厘米,洋红色,略带绿色,喉部有小鳞片;雄蕊6,长约8厘米,花丝红色,花药线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2毫米;子房长约1.5厘米,花柱长约10厘米,柱头3裂。花期夏季。3

主要价值

朱顶红属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花型株型变化多端,因此可以建立朱顶红属植物的专类园,建造专类园时可根据其生境进行布局,将原产地不同的朱顶红和其他石蒜科属植物,如石蒜晚香玉文殊兰等栽植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另外,可以开辟水系,将朱顶红配置于岩石间,构成岩石园小景,如搭配各季节可供观赏的园林植物,可为专类园添景并避免单调,专类园除可供人们观赏外,还能起到收集和保护朱顶红属植物的作用,对于科普和推广该属植物也可有积极意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