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开始逐年上升。那么什么是肥胖呢?肥胖指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吃得多,吃得好,就会发育得快,长高个。于是,经常喜欢强迫孩子吃这吃那,补东补西。其实有时候这些做法反倒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弊多利少。

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挖空心思让孩子多多地吃这吃那,甚至当孩子出现偏食、拒食时,家长又采取许愿、哄骗、训斥、打骂等方式,来强迫孩子进食,其结果,往往导致孩子产生反抗情绪和恐惧、厌恶进食的心理,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孩子的健康受到影响。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呈全国流行趋势,可以用两个数字“20”&“10”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数字“20”: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合计近20%。这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就存在一个“小胖墩”。

第二个数字“10”:我国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合计超过10%。要关注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特别是肥胖。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肥胖的现象,家长平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家长们给孩子树立的榜样,对儿童未来健康非常重要。给家长们以下几点建议:

┃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为孩子建立饥饱规律。老人们常说:“若要孩子康与健,常用三分饥与寒”。孩子应有饱有饥,有饥饿感,才会有食欲。专家们认为,儿童对饮食的调节,往往比成人更依赖其内在的本能。他们的胃口常常内在的饥饱来决定。

换言之,他们真是饿了,即使不勉强或强迫,也会乖乖地进食。为使孩子有饥饿感,应做到每日三餐定时,不要因一餐不饱怕饿着就给零食填肚子。睡眠充足,生活有规律,多到户外活动,如做游戏、散步、游泳等都会增加孩子的饥饿感。

另外,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家庭每周食谱,食谱可以体现食物多样化。可以带孩子去超市、菜市场一起买菜识别食物,一起看食物标签。让孩子进厨房,让孩子学会做家常菜。家庭里要践行家庭分餐,这个不光是卫生,还可以让每个人都知道吃多少,盘子里的东西有多少一眼就能看到。

┃ 创造良好环境,切忌强迫进食

孩子对什么都有好奇心。家长要利用孩子喜欢模仿的本性,诱导他们进食。家长可在开饭前为孩子生动描述一下将要进食的美味饭菜,以激发孩子的食欲。

对孩子的劝食方法要得当,切忌强迫孩子必须吃某种食物,也不要用“不吃菜要生病打针”等语言恐吓孩子,使孩子对吃菜产生恐惧心理和厌烦情绪。对有拨弄食物而又不进食的孩子,不要严加责备,而应多予以耐心帮助,使孩子树立自觉吃饭的信心。

┃ 烹调得当,膳食平衡

小孩牙齿和骨骼正值生长发育期,食物应做软些,要易于咀嚼,不要用成人的色香味标准来衡量、评价孩子饮食的好与差。

在膳食结构中,要有甜有咸、有荤有素、有粗有细。单吃牛奶、鱼肉、鸡蛋、营养虽好,但容易便秘;单吃蔬菜瓜果,不仅易饥饿还可导致营养不良。终日奶糖、巧克力、瓜果,会扰乱饥饱规律,影响消化功能、降低食欲。因此,膳食必须平衡不能顾此失彼。

┃ 实现充足身体活动

家长要帮助孩子实现充足的身体活动。孩子们要进行形式多样、符合年龄特点的身体活动,中高强度活动时要气喘吁吁,出点大汗,每天这样的身体活动要达到至少1小时。对孩子们来讲越长时间活动越好。

除了必要的学习应减少静态活动,学习的时候也应该每隔45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也就是说,应该减少静态行为,即靠着、躺着、坐着。

┃ 减少并限制屏幕时间

减少并限制屏幕时间不仅关乎视力健康,也和预防肥胖有关。建议制定视屏使用规则,通过奖励措施来减少线下视屏时间。进食时不接触视屏,接触视屏时不进食。鼓励采用纸质阅读和讲故事等非视屏活动来减少视屏活动时间。

┃ 关注体重等数据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关注一下体重,一家人经常测测体重、身高、腰围,让孩子记下来,划个曲线,要学会判断。如果体重和身高相比,体重长的太快了,就要采取行动。

对于已经超重或者稍微肥胖的孩子们,不要让孩子们盲目减肥,不要偏听偏信减肥的办法,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有将近20%经常喝含糖饮料(指每周至少5天以上都喝)。家长要鼓励孩子们多喝水,水指的是白开水。不要不渴不喝,要主动喝,要喝足量了。饮料不是水,所以应该不喝或少喝。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我们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和孩子们共同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职责

总之,孩子偏食、拒食,应查明病因,给予耐心启发诱导,讲清利害关系,逐渐纠正,切不可用压制的办法强迫孩子进食。“一口吃不成胖子。”只要据好进食的质和量,就能供给孩子充足的营养,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