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象条件(室外温度、风速、风向、太阳辐射强度等)的变化、用户用能水平的变化、系统服务对象条件的变化等,采暖系统总是要运行在与设计条件不同的各种实际工况下。如果不进行调节,就会导致系统失调,造成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调节是解决失调采取的根本措施。但调节解决不当,不仅浪费电能和燃料,而且影响用户供热质量。热水采暖系统有良好的调节性能,而且有多种调节方式。间接调节是其中的一种辅助调节措施,一般应用于室外温度较高的供暖初期和末期。2
计算公式采用质调节或质量流量调节的热水采暖系统,在室外温度时开始采用间歇调节,从此系统的供水温度、流量将保持在时的值不变,调整每日的工作时数,当室外温度高于时,其工作时数用下式计算:2
(1)
式中 n—采暖系统每日的工作时数;
—采暖室内平均温度,数值等于采暖设计温度,℃;
t0—间歇运行时的室外温度,℃;
—开始间歇调节时的室外温度,℃。
由于间歇供暖时,室内温度波动,因此公式中的室内温度为平均值。保持室内平均温度为设计值是对间歇供暖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条件时,间歇调节与连续采暖供给建筑物的能量原则上相同。
间歇调节与间歇供暖的区别间歇调节和间歇供暖是完全不同的。间歇调节只是供暖系统在采暖初末期采用的一种辅助调节措施,设计时是按连续供暖制度设计的。而间歇供暖是一种供暖制度,即在最冷期间,每天也指供暖若干小时。在设计时是按采暖建筑间歇使用来计算热负荷及其间歇附加值(计算负荷的15%~30%)。因此选用的设备和管道都要相应的增大,这主要考虑才暖建筑开始使用前需要预热,在预热期间必须使供热量大于建筑物的热负荷才可以使室内温度回升到设定值。所以间歇供暖系统初投资增大,而运行能耗相对减少。1
注意事项当采用间歇调节时,为使网路远端和近端的热用户通过热媒的小时接近,在热源停止供热后,网路循环水泵应继续运转一段时间。运转时间相当于热媒从离热源最近的热用户流到最远用户的时间。因此,网路循环水泵的实际工作小时数,应由上式(1)的计算值再加该段时间。1
为了简化,在推导上述热水采暖系统集中调节的基本公式中,是将整个建筑物作为一个调节对象来研究的。实际采暖系统的最佳调节工况远比公式所描述的情况复杂。因为采暖系统的热力稳定性还与采暖系统本身的结构特征有关。引起单管热水采暖系统和双管热水采暖系统失调的原因是不同的,它们对最佳调节工况有不同要求。因此仅靠集中调节达到满足各类系统的最佳调节工况是很困难的。除了采用集中调节之外,还应辅以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