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副冷锋(secondary cold front)又称次冷锋,是指产生于冷锋后且具有与冷锋性质类似的锋。1

现象描述锋面移动过程中,冷空气团起主导作用,冷空气团推动暖气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类锋面称为冷锋。当冷锋经过时(冷锋过境),冷空气代替暖空气,使气温下降。在实际大气中,在冷空气移动过程中, 由于空气的变性的程度不同,在冷锋(称主锋)的后侧,即在原冷空气一侧又可形成一条新的冷锋,称为副冷锋。2

类别副冷锋分为两类1:

一类是两个源地虽相同,但由于生命史或路径不同而具有不同热力特性的冷气团之间的锋;

另一类,则是在深厚低气压后部冷气团中发展的新的气团冷锋。

我国实例在我国东北一带春季常有一很深的气旋,高空为一深槽或闭合低压,槽后常有小股冷空气不断从蒙古一带移来进入大槽,而在地面上对应出现的就是一条条副冷锋。1

它的特点是移速较快、比较浅薄,等压面上的等温线与锋面交角很大,锋前后风向切变不明显而仅有风速差(锋后大于锋前)。冬半年副冷锋过后西北风加大,夏季常造成雷阵雨天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