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六物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一(注文)引《肘后备急方》。具有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之功效。主治消渴热中,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苔少,脉数或滑实有力。

组成

栝楼根八分,麦门冬(去心)六分,知母五分,人参、苦参、土瓜根各四分。

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牛胆汁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麦粥汁送下,一日三次;未知,稍加至三十丸。

功用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主治

消渴热中,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苔少,脉数或滑实有力。

方义

本证胃热炽盛,津液耗伤。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力强,故多食易饥;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大肠失润,故大便干燥;舌脉亦为胃热伤津之象。栝楼根清肺胃之热,并生津润燥止渴;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并清心除烦;知母泄肺胃之火,并滋阴润燥。三药共同清泄肺胃火热,滋养肺胃之阴。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苦参清热利湿;土瓜根苦寒清热,并有益气之力,《神农本草经》云其“治消渴,……止小便数不禁”。诸药合用,肺胃之火热得清,阴液得滋,消渴热中诸症可消。

加减化裁

咽干者,加麦门冬;舌干,加知母;胁下满,加人参;小便难,加苦参;小便数,加土瓜根,随患加之一分。

附方

名称:地黄丸

组成:生地黄汁、生栝楼根汁、牛羊脂、白蜜、黄连

用法:上合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饮送下,加至二十丸,一日三次

主治:消渴面黄,手足黄,咽中干燥,短气,脉如连珠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除热,止渴,补养

名称:茯神煮散

组成:茯神、苁蓉、葳蕤、生石膏、黄连、栝楼根、丹参、甘草、五味子、知母、人参、当归、麦蘖

用法:上药治下筛。每服三方寸匕,以绢袋盛,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一日二次

主治:消渴,虚热四肢赢乏,渴热不止

出处:《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清热滋阴,生津养胃

名称:黄芪汤

组成:黄芪、芍药、生姜、桂心、当归、甘草、麦门冬、干地黄、黄芩、大枣

用法:上药磨碎,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每日三次

主治:中消,虚劳少气,小便数

出处:《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益气补血,养阴生津

名称:猪肚丸

组成:猪肚、黄连、粱米、栝楼根、茯神、知母、麦门冬

用法:上为末,纳猪肚中缝塞,安甑中蒸之极烂,接热及药,木白中捣为丸;若强,与蜜和之为丸,如梧桐子大。随渴即饮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每日二次

主治:中消,胃热津伤,多食易饥,口干多饮,小便数,大便干燥,心烦失眠,梦遗

出处:《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功用:滋阴清热,益胃生津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建伟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