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年群体的金融消费活动也日益活跃。与此同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非现金支付等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老年人对金融创新了解不够等弱点,采取非法手段侵害老年人权益。

新京报发表的《“养老院”成诈骗基地》一文显示: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养老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关键词作为筛选条件,可以找到101份受害者全部为中老年群体、希望未来接受对方提供养老服务的刑事一审判决书,涉及96起案件,遍及26个省级行政区,受害人数超6万,涉案金额80多亿。

| 近年来养老诈骗案件特征

1、养老诈骗案数量攀升;

2、养老诈骗案平均受害人数不断增加。发生在江西的一起案件,受害人数甚至高达7883人。

3、养老诈骗类案件的时间跨度通常很长。96起案件中,平均时间跨度为922.29天,约为两年半。其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起案件发生在河南,被告人自2009年初至2017年初的八年间,参与诈骗了1332户集资人近4.5亿元。

4、养老诈骗类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巨大。96起案件,案均涉案金额为8355.4万元,累计涉案金额为80.21亿元,其中单案涉案金额最高为14亿元。

| 老年人受骗的原因

几毛菜钱都要讲价的老年人,为何会让人把“棺材本”骗光呢?最初很可能是因为节俭。注册就送鸡蛋豆油,购卡消费返利返物,天天领钱免费旅游……起初的小恩小惠,让老人们放下戒心。殊不知,这恰恰落入了骗子们“放长线钓大鱼”的套路。高额的“分红利息”、极具诱惑的“会员折扣”,当老人尝过最初的甜头,慢慢加大投入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已落入陷阱。

还有一个原因,骗子现在都是专业团队化作案。本次筛选出的96起案件中,54起被告人都为多人,超过半数,共涉及328名被告人,其中涉及人数最多的判决书包含26名被告人,这些人还只是一线“营销团队”的“领导”。

梳理相关案件可以发现,“营销团队”里数量众多的业务员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据报道,一家已“爆雷”的养老公寓,将公寓床位“服务外包”给20多个“专业营销”队伍分销,提成达18%至25%。

正是这些无孔不入的“营销团队”,三天两头给空巢老人“送温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儿孙不在身边的缺憾。

| 老年人理财需小心

一、牢记下面三个“切莫”:

1、切莫贪图小恩小惠,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不给犯罪分子行骗的机会。

2、切莫相信一夜暴富,投资要走正规渠道,在正规金融机构购买投资产品,防范非法集资和投资陷阱。

3、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遇事多与家人商量,有疑问及时向子女求助,识别金融骗局,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二、警惕“六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

2、凡是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汇款的;

5、凡是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三、做到“六个一律”:

1、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谈到中奖,一律挂掉;

3、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一律删除;

5、微信里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不点;

6、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四、知晓“三个务必”:

1、务必知晓必须按时还清贷款,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2、务必知晓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

3、务必知晓凡是自称能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来电都是虚假征信诈骗,切勿向行骗方进行任何转账。

五、其他投资风险

1、小心落入以房养老的“套路贷”骗局。非法团伙及个人以“以房养老”为噱头,假借国家相关“以房养老”政策法规,用各种形式的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通过诈骗手段非法侵占老年人房产。风险提示:不要轻信任何高收益回报项目。要谨慎对待房产等大额投资项目,投资前要跟家人商量或专业人士咨询后再决定。

2、防范收藏品理财骗局。在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通常以“回购保本+合同保障”的诱惑吸引喜欢收藏但又不懂得辨别收藏品真伪的中老年人。风险提示: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和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投资时需要谨慎核实公司的资质,确保收藏品的来源与去向正当、合法。在购买收藏品时一定要对藏品价格进行正确评估。

3、保健品消费、健康讲座、免费体验背后套路多。某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将普通消费品加以“功能化”包装后进行高价售卖,声称服用、使用后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实际上,这些产品并不具备其所宣传的功效,不仅没有保健作用,甚至会加重病情。身体不舒服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购买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查询。

许多老年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他们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然而“雪中送炭”的不是子女,而是诈骗分子,这让他们的防线被轻易攻破。被骗的老人们大多缺少的是亲情,请多关爱他们,常回家看看。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