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沿革研制历程

1947年,苏联开始装备图-4四发远程战略轰炸机,该型轰炸是一种理想的核武器运载工具。这就意味着美国即将失去核优势,而且也使北美本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空中威胁。最让美国空军担心的是未找到合适的全天候战斗机来应对这种威胁。二战结束后,诺斯罗普P-61没能够马上退役,是因为柯蒂斯XP-87在研发过程中一直麻烦不断,而诺斯罗普F-89在1952年之前不能投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空军与洛克希德公司联络,询问是否能将该公司的TF-80C装上休斯E-1火控系统和武器,从而把它改装成喷气式全天候战斗机,最迟在1949年底之前就交付第一批生产型飞机。在得到洛克希德公司的回复后,1949年1月,空军和洛克希德公司正式签署合同,订购编号为F-94的新型战斗机。

衍生型号F-94A

第一批生产型是F-94A,它是第一种装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生产型战机,同时又是美国空军的第一种喷气式全天候战斗机。1949年1月,空军首批订购了109架。尽管空军未能躲过1949财政年度的预算削减,F-94项目却没有受到影响,订购数量很快就增加到288架。8月苏联成功进行核弹试验后,又进一步增加到368架。不过实际生产量只有109架,之后洛克希德就转而生产更加可靠的F-94B。

除了安装有全部作战设备外,F-94A 与原型机 YF-94 基本相同。机头的 4 门 12.7 毫米机枪每门备弹 300 发,弹链箱就装在座舱隔火板和电子设备舱之间。此外,F-94A 可以挂载一对 1,000 磅炸弹用作夜间轰炸;翼尖下方可以安装两个 165 升水滴形副油箱。最初 17 架 F-94A-1-LO 实际上就是借用已经在生产线上的 T-33 的机体改造而成的,从第 18 架起,才从一开始就按照 F-94A 的标准来生产。2

F-94B

从外表看几乎和F-94A一模一样,但在内部设备和系统方面却有着不小的差别。F-94B加装了一台斯佩里零位指示器,它和仪表着陆系统指示器相配合,可以使座舱内的飞行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降落时,获得飞机下滑的有关读数。此外它还改进了液压系统,增加了一套增压供氧系统,并且增大了座舱空间。弗莱彻副油箱也变成了标准配置。

F-94B 共生产了 356 架。首批 F-94B-1-LO 于 1951 年 1 月交付使用,1951 年 4 月,驻扎在密歇根州塞尔弗里奇空军基地(Selfridge AFB)的第 61 战斗截击机中队成为第一个接收 F-94B 的作战中队。后来生产的 F-94B-5-LO 批次则是专供部署在高寒地区的部队使用的。由于解决了 F-94A 所遇到有关发动机和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大多数问题,F-94B 的服役生涯要成功的多。

F-94C

F-97“星火”:仓促上阵的 F-94A/B 在航程、爬升率、火力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甚至很难称得上是一种合格的截击机。洛克希德对其进行了大幅改进:机翼经过了重新设计,厚度减小,上反角增大,以求提高飞行速度;重新设计减速板;增大载油量;安装减速伞——这也开了美国战斗机安装减速伞的先河;武器改用装在机头的火箭发射巢,取代了F-94A上的4门12.7毫米机枪;火控系统则换乘了带 APG-40 雷达的休斯 E-5。经过上述改进后,飞机的重量明显增加,发动机也就需要“另觅高人”。洛克希德选中的是普拉特-惠特尼按照许可证生产的罗尔斯-罗伊斯“泰”(Tay),即 J48 加力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38.9千牛)。为了适应新型发动机,进气道和后机身也做了相应的修改。C型大约生产了387架。1

F-94D

F-94D是由F-94C双座全天候截击机演变而来的单座战斗轰炸改型,但它最终停留在计划阶段,没能投入生产2。

技术特点结构特点直翼;

收放式起落架;

翼尖油箱;

发动机进气口位于机身两侧较低处;

气泡状座舱罩;

后掠式水平尾翼(仅F-94C)。

武器装备洛克希德为TF-80C加装了火控系统武器等一系列配置后,采用了带加力燃烧室的J33-A-33发动机(1816公斤,加力推力2724公斤)。E-1火控系统由AN/APG-33雷达和斯佩里A-1C计算瞄准具组成,其中AN/APG-33被装在向上弯曲的雷达整流罩内,前机身下方安装4门12.7毫米机枪,机枪口正好位于机头雷达整流罩后方。机内空间紧张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内部载油量减少到318加仑。但通过挂载两个165加仑翼尖油箱,总载油量还是可以达到648加仑。相比TF-80C,F-94还加大了尾翼面积。

技术数据基本数据乘员:2人

机长:13.26米

翼展:12.93米

机高:4.55米

空重:5,760千克

发动机:一台普-惠J48-P-5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10,980千克1

性能数据最大飞行速度:1,04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2,000千米1

武器数据机头安装四挺勃朗宁0.5英寸机枪(F-94A/B),

或机头和翼下荚舱中携带24/48枚“巨鼠(MightyMouse)”空箭吊舱1。

服役事件1949年12月,F-94开始装备防空司令部下辖单位,110架F-94A和357架F-94B开始在美围本土和阿拉斯加的24个一线中队服役。1

1951年3月F-94开始到达朝鲜战区,分别是驻日本板附的68中队,驻韩国水原的339中队和驻华盛顿的319中队。实际上,只有319中队(使用F-94B)参战,其它2中队基本不参战。

1952-1-24美国空军司令部正式下令319中队参战。3月22日到了水原,3-23开始巡逻。在近1年中,美国军队禁止它前往接近交战地域的空中作战,为了防止泄密。但到了1953年美国空军已经无法承受战斗损失,不惜代价地派F-94B上前线参战。

不完全战果:

1953-1-30夜51-4994号击落拉-9一架。

同一天夜里,另一架F-94B击伤志愿军米格-15一架。

1953-3-10夜击落米格-15一架

1953-6-7,51-5503号击落米格-15一架

不完全损失:

1953-5-30-2点志愿军空军4师10团副团长侯书军用米格-15击落F-94B一架

1953-6-13上面说过的51-5503在与波-2双翼机交战时失踪

1953-6-18一架F-94发动机失火坠毁

1953-6-23,51-5384号坠毁,疑为被击落

1953-6-24一架F-94B被击伤

1953-7-8一架F-94B撞山。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F-94有机会成为美国第一种参加实战的喷气式全天候战斗机(就全世界范围来讲,这一荣誉应该属于1945年3月参战的梅塞施密特Me-262B)。1951年3月,首批F-94A随第68战斗机截击机中队被派驻日本板附空军基地,划归远东空军司令部(FarEastAirForce,FEAF)指挥,用于保护美军驻日基地不受苏联轰炸机威胁。从1951年底开始,该中队又派出两架F-94前往韩国水原机场执行战备值班任务,以应对敌机在夜间向南渗透。整个战争期间,执行过类似任务的还有第339和第319战斗截击机中队。

在朝鲜作战的F-94最初仅负责保护本方基地,被严禁在敌方控制区上空活动,以免万一被击落时,敏感的雷达火控系统落入敌方之手。但随着中朝军队夜间截击战术的发展,B-29轰炸机的损失日渐惨重,夜间护航的需要日益突出,因此1953年1月禁令被取消。从这个月起,每逢夜间轰炸,第319中队的F-94就先于轰炸机起飞,在前方进行防御性巡航。1953年1月30日夜间,飞行员菲西安上尉(B.L.Fithian)和雷达操作员里昂中尉(S.R.Lyons)驾驶的F-94B首开空战获胜记录,依靠雷达击落了一架拉沃契金拉-9活塞式战斗机。此后的六个月里,F-94B又相继取得了三次空战胜利,但也有一架F-94B在6月12日因与一架波利卡尔波夫波-2相撞而坠毁。装备了“星火”的第21国民空中卫队战斗机中队的最后一架F-94C于1959年7月退役。

总体评价F-94是美国第一种大量生产与服役的喷气拦截机,衍生自T-33教练机,由洛克希德马丁设计与制造。它也是20世纪50年代最知名的全天候截击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