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湾流”III飞机是湾流II改进型,与“湾流”Ⅱ型的主要区别在于重新设计的机翼上带有翼梢小翼,增加了机身长度和燃油容量,燃油效率提高了18%。1978年春湾流公司宣布研制,1979年12月2日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1980年9月22日获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至1988年9月停产,总生产量达206架。

性能参数技术数据

乘员:23人

机长:25.3米

翼展:23.7米

机高:7.4米

空重:16,576千克

发动机:2×Rolls-Royce Spey 511-8

最大起飞重量:31,615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928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6,760千米1

结构特点

后掠式下单翼,带翼翘;机身后部两侧安装两台罗尔斯·罗伊斯157Spey涡轮风扇发动机;机身两侧每侧5个舷窗;后掠式T型尾翼,后掠式水平尾翼。加长型。有翼翘,较“湾流”Ⅱ型增大了载油量。1

技术测试

美国宇航局正在测试下一代航空器上使用的可变形机翼,来自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和富莱克斯公司的工程师近日圆满完成了新的变形翼的试飞。这项技术不仅能够为机身减重,还能够节省可观的燃料,每年在燃料费用上的开支能够降低数百万美元。同时,可变形翼还能在起飞和着陆时降低飞机噪音,这是航空器设计上的一次小飞跃。本次飞行位于美国宇航局阿姆斯壮飞行研究中心进行,测试最新研发的自适应柔性后缘(ACTE)飞行控制面。

自适应柔性后缘技术可以改造现有的飞机机翼,或者集成到新的机体中,实现对机翼结构重量的减轻,改善空气动力性能,促进改善燃油经济性和运营的高效性。虽然自适应柔性后缘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变形,但试飞时只以某个固定的角度飞行,在最小的风险下收集数据。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项目主管皮特·弗里克称我们很高兴飞完了所有飞行测试项目,没有遇到任何明显的技术问题,一旦该技术成熟,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航空器的效率,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发挥巨大作用。2

扩展内容湾流公司

湾流宇航公司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豪华、大型公务机的著名厂商。1999年由通用动力公司完全收购,其主要产品为“湾流”系列飞机。 1958年公司前身格鲁门飞机公司推出专为商务应用设计的第一架公务机“湾流”Ⅰ;1966年出厂的“湾流”Ⅱ创立了大型座舱公务机市场。1973年,阿伦·E·保尔森以200万美元从格鲁门公司购买了湾流飞机的生产线并接管了湾流各项计划,湾流公司诞生了。随后湾流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湾流”Ⅲ、Ⅳ、Ⅴ型公务机,目前仅生产“湾流”IV-SP、“湾流”Ⅴ系列。

湾流II

湾流II是湾流III的前身。G-1159“湾流”II是“湾流”I的喷气式发展机型,1965年5月17日发布。除了发动机,“湾流”II与“湾流”I的明显不同之处还包括前者采用了新的后掠式机翼和T型尾翼。“湾流”II于1966年10月2日首飞,1967年12月开始服役。1978年,美国湾流公司收购格鲁曼公司的GA飞机生产线后推出了改进型“湾流”III飞机,该机型于1979年12月2日首飞。交付情况如下:“湾流”II共258架,“湾流”III共206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