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足亚纲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广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其中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

简介生活于淡水中的桡足类,数量多,分布广,为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和其他动物良好的天然饵料。另外,也有一些种类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于鱼类中,引起疾病。

形态构造1、前体部前体部由头和胸部组成。头部通常5个体节其前面称额器,腹面常有刺状的突起,叫额角,背面常有1个单眼,胸部由3—5节组成,每节均有1对附肢。

2、后体部后体部无附肢,由3—5节组成,第一腹节具有生殖孔,称生殖节。最末的腹节称尾节,肛门位于该节的末端背面,末端具1对尾叉,尾叉的末端有5根不等长的刚毛,常呈羽状。

3、附肢

(1)第一触角:第一触角发达,位于头部两侧,为主要的游泳器官。单肢型,细长,一般有明显的雌雄区别,雄性常特化成执握器。

(2)第一小颚:第一小颚较小,共2节。第一节内缘基部形成一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小叶;第二节内缘具一突出小叶,内、外肢都不发达,外缘亦具羽状毛。滤食性者的第一小颚(如哲水蚤)有较多的刚毛,捕食者(如歪水蚤)的刚毛退化。

(3)第二触角:第二触角短而粗壮,双肢型或单肢型,亦为游泳器官。各节的内缘及内、外肢的末端都有刚毛。

(4)第二小颚:第二小颚呈叶片状,外肢构造简单;内肢2节,缘有羽状刚毛;基肢2节,内缘各突出2小叶,上亦分布羽状刚毛。

(5)大颚:大颚双肢型,基肢2节,基节为1几丁质板,面向口的末端呈锯齿状,称咀嚼缘,具背齿,中央齿,腹齿和1根刚毛。在底节的末端生出内、外两肢。内肢2节,外肢5节,皆生羽状刚毛。

(6)颚足:颚足是胸部的第一对附肢,单肢型;基肢2节;内肢5节,其各节的内缘生羽状刚毛。

4、胸足:胸足位于胸部的腹面,上生羽状刚毛,前4对为双肢型,结构相似,一般无雌雄的区别;基肢2节,内、外肢分2-3节,外肢的外缘常有短刺,外肢和内肢具发达的羽状刚毛,为主要的游泳器官。第5对胸足随种类的不同差别很大,同一种类雌、雄也有显著的区别。1

主要特征1.体呈圆筒形,分节明显,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体节的愈合,一般不超过11节,即头部1节,胸部和腹部5节;

2.体分为较宽的头胸部和较狭的腹部,即前体部和后体部;

3.附肢:头部5对(A1,A2,M,M1,M2);躯干肢6对(颚足,第1-5步足(P1~P5)),腹部无腹肢;

4.P5两性有异,常是分类重要依据;

5.第一触角比较发达,常为运动和执握器官;

6.幼体发育:经过变态,要经过无节幼体,桡足幼体阶段。1

生殖和发育雌雄异体,雄性用A1或P5抱握雌体,进行交配,交配时把精荚从雄孔排出,用P5固定在雌体生殖孔旁,受精形成受精卵。

1、无节幼体呈卵圆形,背腹略扁平,身体不分节,前端有1个暗红色的单眼,附肢3对,即第一、二触角,大颚,身体末端有一对尾触毛。

2、桡足幼体经第1-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

分类自由生活的桡足类主要隶属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2

生态分布及意义分布水体海洋、湖泊、水库、池塘、稻田沼泽、内陆盐水,井水、泉水、岩洞等地下水,以及苔藓植物丛中。河流等流水水域桡足类的数量十分贫乏;而在湖泊、池塘等静水水域,特别是富养型水体桡足类的数量十分丰富

哲水蚤的分布――营浮游性生活,通常生活于湖泊的敞水带、河口及塘堰中。

猛水蚤的分布――营底栖生活,它们栖息于除敞水带以外的各类水域中,如湖泊、塘堰、沼泽的沿岸带,河流的泥沙间等。

剑水蚤的分布――介乎于上述两大类之间,栖息环境亦多种多样。

个体间差异同一地区的桡足类的体长冬季大于夏季,同一种桡足类分布在北方的个体有时较分布在南方的长大。如在广东的鉴江口的球状许水蚤(Schmacreiaforbesi)♀平均体长夏季~1.15mm小于冬季~1.19mm;比较江苏和新疆两地的标本,白色大剑水蚤♀长度,在新疆为1.70-1.87mm,而在江苏的仅为1.28mm。

休眠现象桡足类中不少种类可以休眠度过不利环境,但以桡足幼体(通常是第1期至第5期)和雌、雄成体休眠的种类更为普遍。如剑水蚤目的许多种类,在春夏之交或秋季开始夏眠或冬眠,或在湿土中度过水域的干涸期。

休眠方式在夏眠或冬眠期,它们的身体藏在一个包囊中,包囊由特殊的分泌物粘住一些泥块的植物块组成。有的剑水蚤的成熟的♀带着卵囊,在包囊中的卵囊也一并度过不利的环境条件。也有的种类在水域底部的淤泥中越冬,如广布中剑水蚤。

有益方面饵料――桡足类是各种经济鱼类,如鳙、鲱、鲐和各种幼鱼、须鲸类的重要饵料。如欧洲北海鲱的产量与桡足类,尤其是哲水蚤的数量与分布密切相关。

渔场的标志――有些鱼类专门捕食桡足类,所以桡足类的分布和鱼群的洄游路线密切相关。因此,桡足类可作为寻找渔场的标志。

人、畜、禽的食料――有些桡足类的产量很大,如挪威沿海水域直接捕捞飞马哲水蚤Calanusfimarchicus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作为人类、家畜和家禽的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指标生物――某些桡足类与海流密切相关,因而可作为海流、水团的指标生物;还有一些桡足类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2

有害方面危害渔业――有些桡足类,如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 常侵袭鱼卵、鱼苗,咬伤或咬死大量的仔、稚鱼,对鱼类的孵化和幼鱼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危害,影响渔业生产。

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在剑水蚤和一些镖水蚤中,它们又是人和家畜的某些寄生蠕虫,如吸虫、绦虫、线虫的中间宿主。由于它们的存在,使这些寄生虫得以完成其生活史并传播,有害于人体和家畜的身体健康。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