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鹰爪根,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 Lour.的根。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具有祛风止痛,行气化瘀,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腹痛,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疥癣。入药部位
根。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祛风止痛,行气化瘀,杀虫止痒。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腹痛,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浸酒。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直立或攀援灌木,有时上枝蔓延,除花外,全株无毛;枝皮粗糙,有纵条纹,有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叶薄纸质或膜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阔卵形,长4-13厘米,宽2-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稍偏斜,上面有光泽,下面粉绿色。花黄白色,单朵与叶对生或互生;花梗长2-5.5厘米,无毛;萼片卵圆形,长3-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外轮花瓣比内轮花瓣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达9厘米,宽达2厘米,顶端钝,两面被微柔毛,内轮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达7厘米,宽达1.5厘米,两面被微毛;花托凸起,顶端平坦或略凹陷;雄蕊长圆形,药隔顶端截形;心皮长圆形,长1-1.5毫米,被长柔毛,柱头近头状,向外弯,顶端2裂。果有柄,念珠状,长2-5厘米,内有种子1-7颗;种子球状,直径约5毫米。花期夏至冬季,果期6月至翌年春季。
生长环境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旷地、荒野及山谷等地。印度、老挝、柬埔寨、越南和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
药材性状根圆柱形,稍弯曲或有分枝,直径0.5-2cm。表面棕黑色,具细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暗黄棕色,木部淡黄棕色。气微香,味淡、微涩。
12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袁贤达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