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鞘香茅,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Cymbopogon tortilis (Presl) A. Camus[Amthistiria tortilis Presl]的全草。分布于华东、中南以至西南等地。具有疏散风热,行气和胃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胸腹胀满,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疮毒。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寒。

功效疏散风热,行气和胃。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胸腹胀满,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酒浸涂。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细韧的须根。秆直立,高50-120cm,节有白色微小毛茸。叶鞘无毛,基部鞘多破裂反卷,呈现棕红色;叶片线形,长30-50cm,宽4-6mm。总状花序成对由舟形佛焰苞中伸出,组成大而密集的假圆锥花序,长25-35cn,总状花序长8-18mm,红棕色或紫色,佛焰苞长12-15mm;小穗成对着生,在基部有1-2个同性对(同为雄性或中性),均无毛,在上部各节的小穗则为异性对(为两性的无柄小穗和雄性与中性的有柄小穗);无柄的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长3.5-5mm,基盘有微毛,有1膝曲的芒,芒长10-15mm,有2枚几等长的颖;第1外稃膜质,长圆形,第2外稃狭窄,2裂,裂处伸出芒,内稃小或不存在;有柄小穗3.5-5mm,无芒,小穗柄通常被0.5-1mm的白色柔毛。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村边,分布于华东、中南以至西南等地。

药材性状全草长50-120cm,节部被白粉状微小毛茸。叶线性,长30-50cm,宽4-6mm,上面基部有细小毛茸;叶鞘无毛,叶舌长2-5mm,先端钝圆,无毛。有香气。

相关论述1、《福建药物志》:“辛、微苦,微寒。”

2、《福建药物志》:“治感冒,胸膈胀满,腹痛,呕吐,泄泻。”

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辛宁 - 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