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收缩比指的是拉伸形变的横向收缩与纵向伸长之比。对各向同性物质来说,横向收缩比等于泊桑比。

简介收缩比分为纵向比与横向比两种。纵向比指的是双壁热缩管最大内径收缩到最小内径之间的比值。双壁热缩管常常标示为¢30/15,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2:1双壁热缩管,即二倍收缩管。横向比值指的是双壁热缩管未收缩前和收缩后的比值,双壁热缩管横向收缩比最理想的状态是不变,即100%。1

常用塑料收缩比常用塑料收缩比如下表所示:

|| ||

影响横向收缩比的主要因素模具尺寸可由制品尺寸加上收缩比求得,所以在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收缩比的主要因家.影响成型收缩比的主要因素有:(1)树脂压力;(2)树脂温度;(3)模具温度;(4)浇口截面积;(5)注射时间;(6)冷却时间;(7)制品壁厚;(8)增强材料含盆;(9)定向性;(10)注射速度。这些影响因树脂和成型条件等项目的变化不同而异。

(1)树脂压力

树脂压力对收缩比影响很大,树脂压力若大,收缩比变小,制品尺寸则大。即使在同一模腔内,树脂压力也因制品形状不同而异,因此产生收缩比差异。在多腔模的场合,各模腔内树脂压力容易产生差异,结果各模腔的收缩比也不相同。

(2)模具温度

无论是非结晶性树脂或是结晶性树脂,模具温度若高,收缩比则变大。精密成型要将模具温度维持在特定温度。在模具设计时,必须注意冷却回路设计。

(3)浇口截面积

一般说来,改变浇口截面积时,收缩比也变化.收缩比随着浇口尺寸变大而变小,这与树脂的流动性有关。

(4)制品壁厚度

制品壁厚度也影响收率。对于非结晶性树脂,因树脂对壁厚的收缩比影响倾向不同,壁厚大,收缩比也大,反之,收缩比变小。而对于结晶性树脂,必须避免壁厚变化特别大。在多腔模的情形,如果模腔壁厚有差异,收缩比也将产生差异。

(5)增强材料含量

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时,加玻纤量愈多,收缩比则愈小,流动方向的收缩比比横向收缩比小,根据树脂其差较大,为了防止扭曲飞翘曲,必须考虑浇口形状飞侥口位置和浇口数。

(6)定向性

定向性虽有较大差异,然而对所有树脂都存在定向性。结晶性树脂的定向性特别大,由于壁厚和成型条件而有差异。2

横向收缩比变化规律聚氨酯弹性体的横向收缩比变化规律是:

1、随模具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随熟化时间的延长呈锯齿状变化;

3、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随环境湿度的增大而产生波动;

5、不同的模具结构对收缩的阻碍程度不同,纵向最小,横向最大;

6、在某段长度之前,横向收缩比随流动路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某一长度之后,横向收缩比随流动长度的增加而减小。

由此可以看出,工艺条件对横向收缩比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以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制品本身的结构对横向收缩比的影响较大,聚氨酯弹性体制的主要是流动路径的不同所造成的;环境因素属后期影响因素,它们的变化是横向收缩比产生波动的主要因素。

横向收缩比检验方法与要求收缩比测试:横向收缩比为20-45%,纵向收缩比为12-30%;POF膜为45-60%。

检验方法:将部分样品置于流水线上进行操作试验。随机抽取样品,PVC膜单只放入沸水中1分钟,取出展开测量其纵向、横向尺寸,再根据如下公式计算:S=(L1-L)/100L1

S-收缩比%

L1-收缩前的纵向或横向尺寸

L-收缩后的纵向或横向尺寸

尺寸要求:符合封样要求

尺寸检验方法:

1、长、折径要求:用符合精度的测量器具进行测量,热收缩膜长度、折径应在双方确认的标准值与公差范围内(宽出公差范围最大不得超过5mm)。

2、厚度要求:用符合精度的测量器具进行测量,热收缩膜厚度应在双方确认的标准值与公差范围内(双层厚度不得超过标准要求±1丝)。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