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灵,又名二甲基二碳酸盐,是卫生部批准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一种防腐剂,分子式为C4H6O5,相对分子质量为134.09,沸点172℃,室温下,为稍有涩味的无色液体,通常用在饮料罐装中。
维果灵简介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商品名为维果灵,分子式为C4H6O5,相对分子质量为134.09,沸点172℃,室温下,为稍有涩味的无色液体。通常情况下,在饮料罐装过程中加入二甲基二碳酸盐,能有效控制酵母菌、霉菌和发酵型细菌的增殖。二甲基二碳酸盐在加入饮料后,迅速完全分解成微量的甲醇和二氧化碳,对饮料的品质(如口味、气味和色泽)无不利影响。二甲基二碳酸盐在低浓度时,就能杀灭饮料中的腐败菌,而且与一般饮料包装材料,如玻璃、金属、PET、PVC等,具有兼容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二甲基二碳酸盐用于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碳酸饮料、果味饮料和茶饮料类时,最大使用量为0.25 g/kg1。
维果灵的应用通常情况下,非酒精饮料很容易变质。果汁,糖,增稠剂和其他成分是食品腐败菌如酵母,霉菌和发酵型细菌的理想培养基。一旦变质发生,不但产品坏了,产品的品牌形象也遭到毁坏,消费者的健康也可能受到威胁。
饮料生产时,微生物是到处存在的,如在周围的空气中,在生产设备上,甚至饮料本身中。作为饮料生产商,你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饮料进行杀菌,除了无菌冷罐装,巴氏杀菌热罐装和添加传统的防腐剂外,维果灵也是灌装过程中微生物控制一个很好选择。应用维果灵,能够实现在传统灌装工艺的基础上,生产出稳定且口感纯正的饮料.即使在较低的浓度下,维果灵也能极其有效的杀灭饮料中的有害微生物。
使用维果灵有很多优势,越来越多的饮料制造商开始使用维果灵,因为即使在很低的使用浓度下,维果灵也可以杀灭典型的饮料腐败菌。一旦加入饮料中,维果灵迅速完全水解成微量的二氧化碳和甲醇。
因为维果灵彻底水解的特性,维果灵不会对饮料的口味,气味和颜色产生影响,保证饮料的纯正新鲜。维果灵可被应用于碳酸饮料,含气或不含气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压饮料和其他许多饮料中。维果灵与玻璃,金属和塑料如PET 或PVC饮料包装都是兼容的。
在欧洲、美国和世界其它的一些国家,维果灵被允许应用到许多不同的饮料中。世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像欧盟的科学食品协会、美国的食品药物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已经证明维果灵添加到饮料中极具安全性。并且维果灵通过了以下认证:ISO9001:2000, ISO140012。
其他类型的防腐剂单辛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capryl monoglyceride)分子式为C11H22O4,相对分子质量为218,熔点40℃,常温下为浅黄色黏稠液或乳白色塑性固体,无臭、略带苦味。单辛酸甘油酯不溶于水,与热水振摇后形成乳浊液,能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苯、氯仿及其他氯化烃。单辛酸甘油酯能参与生物体代谢,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ADI不作限量规定。单辛酸甘油酯对霉菌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易水解而产生刺激性气味,与甘氨酸、有机酸、EDTA、聚磷酸盐有协调效应。《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单辛酸甘油酯用于肉灌肠类时,最大使用量为0.5 g/kg;用于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卖皮)、糕点和焙烤食品馅料(仅限豆馅)时,最大使用量为1.0 g/kg。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分子式为CO2,相对分子质量为44.01,熔点-56.6℃(5270 Pa),沸点-78.48℃。常温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不具有可燃性。气态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液化成无色液体,即液态二氧化碳,密度为1.1 g/cm3。二氧化碳对霉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对乳酸菌和厌氧菌作用不明显。其防腐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影响好氧微生物对氧的利用,从而终止微生物的呼吸代谢;另一方面,食品中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碳时,可改变食品表面的pH,改变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氧化碳跟山梨酸钾一样,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而不能杀死微生物。《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二氧化碳可以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于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饮料类和其他发酵酒类(充气型);煤气化法制备的液体二氧化碳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于碳酸饮料类和其他发酵酒类(充气型)。
专用于新鲜果蔬的防腐剂专用于新鲜果蔬的防腐剂,也称为防霉剂和保鲜剂。前者是指为了保持果蔬的新鲜度而添加的物质,如2一苯基苯酚钠盐,这类防腐剂毒性大,只能用于表皮的防霉,不能与食品的可食部分直接接触。后者是指能防止新鲜果蔬、粮食谷物和蛋类等具有生理活性的食品原料腐烂变质,并保持其营养成分和新鲜度而添加的物质,它不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还能维持果蔬的正常生理活性并延迟后熟。将防霉剂和保鲜剂用于果蔬防腐时,所采用的方式有浸果、涂蜡、熏蒸等,或者在包装材料上涂药。《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专用于新鲜果蔬的防腐剂有以下8种:乙氧基喹、仲丁胺、2,4一二氯苯氧乙酸、桂醛、2一苯基苯酚钠盐、联苯醚、乙萘酚和4一苯基苯酚。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梁志宏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