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中速促进剂。可用作噻唑类秋兰姆及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活化剂。与促进剂 DM 、 TMTD 并用时用于连续硫化。有抗老化性能。 通用于天然胶与合成胶,不适用于乳胶。 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胶板、胶鞋等橡胶工业制品。
基本信息
|| ||
1相关类别: Industrial/Fine Chemicals;Organics;促进剂;催化剂及助剂;DIO - DIZ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Alphabetic;Application CRMs;D;Titrimetry;Guanidines;Nitrogen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芳烃;Bioactive Small Molecules;Building Blocks;Cell Biology;Chemical Synthesis;DIG-DY;Nitrogen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分析标准品;医药中间体;vulcanization accelerator;通用试剂;胍;Pyridines ,Halogenated Heterocycles ,氟化学
Mol文件: 102-06-7.mol2
安全信息危险品标志 Xn,N,T
危险类别码 22-36/37/38-51/53-62-25
安全说明 26-36/37/39-61-45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WGK Germany 2
RTECS号 MF0875000
HazardClass 9
PackingGroup III
海关编码 29252000
毒害物质数据 102-06-7(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2
产品用途1用作天然胶与合成胶的中速促进剂,常用作噻唑类、秋兰姆及次碘酰类促进剂的活性剂,与促进剂DM、TMTD并用时,可用于连续硫化。用噻唑类促进剂的第二促进剂时,硫化胶的耐老性能有所下降,必须配以适当的防老剂;
2.用于制造轮胎、胶板、鞋底、工业制品、硬质胶和厚壁制品;
3.用作塑料交联剂,示温材料,矿石浮选用助剂,涂料助剂,抛光材料助剂,金属分析试剂及建材用助剂;
4.在氯丁胶中,该品有增塑剂和塑解剂的作用;该品不适于白色或浅色制品以及与食物接触的橡胶制品。1
生产方法我国二苯胍生产工艺均为二硫化碳和苯胺缩合制得二苯硫脲,再由二苯硫脲、氧化铅、氢氧化铵与硫酸铵在40-70℃的条件下制成二苯胍的硫酸盐,经提取、过滤,中和得半成品。再经干燥、筛选即得成品促进剂D。
各生产工艺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二苯硫脲合成二苯胍这一步,早期国内采用氧化铅法,由于产品质量差、操作人员的粉尘污染(铅粉尘)、母液的三废处理、收率低等问题,此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已停止使用。
此法用氧化铅作脱硫剂,用氨水作胺化剂,用硫酸铵作为二苯胍的萃取剂,在原料消耗、环境保护方面都存在问题。改用氧化锌可改进原有的生产工艺。90年代中期,国内有氧化锌法和氧化铁法的报道,但因各种原因并未普及,已被淘汰。
(1)首先把所需量的乙醇和水加入耐压反应釜,室温下通氨1h,使溶液中的氨达到饱和,然后边搅拌边加入二苯基硫脲,完毕,再通氨15min。将氧化锌调成稀糊状,慢慢滴加至反应釜中,滴加时间1h左右,最后将反应釜密封,通氨升压到所需值,在38~40℃反应3h,继续升温到一定温度再反应一定时间。反应完毕,释压、放料、过滤、醇洗。将滤液和洗液合并精馏,以回收部分乙醇。由于二苯胍仅微溶于水,随着精馏的进行,釜底析出粗二苯胍的量越来越多,待乙醇基本蒸出后停止。然后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在不断搅拌下滴加1∶1的盐酸,使二苯胍生成可溶性的二苯胍盐酸盐,待溶液pH值为2~3时,停止滴加盐酸,将其过滤除去副产物和杂质,滤液再用10%的NaOH中和,此时即有精制的白色二苯胍沉淀析出。再过滤、水洗、干燥即产品;
2.采用以N,N'-二苯硫脲、氨水和氧气为原料,以二价铜离子为催化剂的氧气法生产本品。 首先,铜盐与氢氧化铵、氨及N,N'-二苯硫脲反应生成络合物二氨N,N'-二苯硫脲合铜(Ⅱ)氢氧化物和铵盐。然后N,N'-二苯硫脲经氧气氧化脱硫及上氨反应得到产品二苯胍和亚硫酸铵。亚硫酸铵继续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铵。1
储运方法1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1
物性数据1. 性状:白色粉末,无臭,味苦。
2. 相对密度(g/mL,25℃):1.13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14~150,170(以上分解)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 101.3kpa): 260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 790
11. 蒸气压(mmHg,20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 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12.6(g/m3)
19. 溶解性:微溶于水,不溶于汽油,溶于乙醇、氯仿、丙酮、甲醇、二甲苯。3
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323mg/kg
小鼠经口LD5O:150mg/kg
兔经口LD5O:250mg/kg
本品有毒,与皮肤接触有刺激性。3
生态学数据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3
分子结构数据1、 摩尔折射率:65.38
2、 摩尔体积(cm3/mol):191.0
3、 等张比容(90.2K):493.3
4、 表面张力(dyne/cm):44.4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25.913
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4
2.氢键供体数量:2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5.互变异构体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0.4
7.重原子数量:16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2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3
性质与稳定性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热苯、热甲苯,易溶于稀无机酸。其水溶液呈强碱性。空气中稳定。3
贮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
安全术语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4
风险术语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R51/53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62Risk of impaired fertility.
有损害生育能力的危险。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荣 - 教授 - 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