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塑料是将多层浸有或涂有树脂胶液的基材叠合在一起经热压结合而成的整体塑料。属增强塑料的一种。随加工方法不同有板材、管材、棒材或其他形状的制品。常用基材有纸张、棉布、板坯、玻璃布或玻璃毡、石棉毡或石棉纤维织物以及合成纤维织物等。常用树脂多为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和有机硅等热固性树脂以及某些热塑性树脂。可作内装饰材料用于飞机、船舶、车辆和建筑,也可二次加工作机械、电器零部件。
简介层压塑料系指用层叠的、浸有或涂有树脂的片状底材,在加热和加压下,制成的坚实而又近于均匀的板状、管状、棒状或其他简单形状的制品。浸有或涂有树脂的底材亦称附胶片材。常用的底材有纸张、棉布、木材薄片、玻璃布或玻璃毡、石棉毡或石棉纸以及合成纤维的织物等。
增强塑料增强塑料是指用加有纤维性增强物的塑料所制得的制品,其强度选比不加增强物的塑料基体高。常用的增强物主要有玻璃、石棉、金属、剑麻、棉花等的纤维或合成纤维、粗纱和织物等,在对性能要求很高的尖端技术等领域,也用到碳纤维、硼纤维,以至金属晶须等。其中以玻璃纤维和织物用得最多,所以狭义的增强塑料有时就是指用玻璃纤维或其织物增强的塑料制品。
层压塑料只是增强塑料的一个部分。广义的层压塑料还包括由挤出或涂层方法所制造的塑料薄膜与纸张、棉布、金属箔等相互贴合的复合材料,这些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作为增强塑料看待的。1
层压塑料和增强塑料都可以认为是塑料基复合材料。增强塑料中增强物的作用是增强塑料基体的强度,而所用的塑料则是使复合材料便于成型加工,并对增强物进行黏结和固定,并借以抵抗制品受外力的增强物之间所承受的剪切,此外,还赋予制品抵抗外遇介质的侵蚀。常用的树脂绝大多数都是热固性的,如酚醛、氨基、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树脂。近年来用玻璃纤维加入热塑性树脂而使其成为注射成型用原料有了很大的发展。
层压塑料的生产工艺层压塑料是以片状材料如棉布、丝绸、纸和玻璃布等为填料浸渍树脂后,经干燥叠合成层,加热、加压而使树脂固化成型得到的层状高分子材料。层压塑料中所用的树脂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等。
层压塑料的生产过程如下:树脂的合成→填料浸胶→干燥→剪切叠合(卷制)→加热、加压压制→层压塑料。2
碱法酚醛树脂的生产1、树脂的合成
碱法酚醛树脂是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以碱(NaOH或Ba(OH)2)为催化剂,控制pH值>7,条件下合成的甲阶树脂。甲醛过量,mol(苯酚):mol(甲醛)=1∶1.5,催化剂NaOH的用量为苯酚质量的1% ~5%,Ba(OH)2的用量为苯酚质量的3%~6%;反应温度为80℃ ~95℃。为防止产生凝胶而造成事故,应经常取样分析,通常根据取样测定热固化时间判断反应终点,产品应处于甲阶聚合物阶段。碱法酚醛树脂常温下是棕色的液体,能溶于乙醇中。由于其含有过量的羟甲基,常温下会慢慢固化而变为固态的体型缩聚物。
2、填料浸胶
碱法酚醛树脂常温下是棕色的液体,能溶于乙醇中,加入乙醇可调节黏度。以纸为填料为例,浸胶时要求树脂均匀地涂在纸上,并且浸透到纸的内部,充满纤维中存在的空隙中,浸渍上胶的好坏是保证层压塑料质量好坏的关键。
浸胶可在卧式上胶机的挤压辊上上胶,如下图所示。上胶时要严格控制纸的移动速度和树脂的浓度,含胶量一般为40%~50%,此时制件的强度最大。
3、干燥
浸胶后的坯料经干燥除去溶剂和挥发物,同时也能促进树脂的固化,使树脂由甲阶聚合物变为乙阶聚合物便于压制。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对制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干燥时间太长、温度过高,固化程度增大,压制时会因黏结不牢使制品松散,强度变差。但干燥时间太短、温度太低,则因固化程度太低造成制品中心部位缺乏树脂,而且中心部位空气也难排除。
干燥常在烘房中进行,烘房的温度常分为三段。入口处为110 ℃,中段为130℃~150℃,出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