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乙酰毛花苷,用于急、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化合物简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去乙酰毛花苷

中文别名:毛地黄苷C;毛花强心丙;去乙酰毛花苷丙;西地兰

英文名称:deslanoside

英文别名:deslanatoside;Desacetyllanatosid C;glucodigoxin;Desace;de-O-acetyl-lanatoside C;D;Cedilanid D;Deacetylsigilanid C

CAS号:17598-65-1

分子式:C47H74O19

分子量:943.07900

精确质量:942.48200

PSA:282.21000

LogP:0.04230

物化性质密度:1.43g/cm3

熔点:220-235ºC

折射率:1.619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在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水或氯仿中几乎不溶。

安全信息危险品运输编码:UN 2811

危险类别码:R23/25

安全说明:S1; S22; S451

药典标准【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3-[[O-β-D-葡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β-D-核-己吡喃糖基]氧代]-12,14-二羟基-心甾-20(22)-烯内酯。按干燥品计算,含C47H74O19应为96.0%~102.0%2。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

本品在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水或三氯甲烷中几乎不溶2。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吡啶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应为+7°至+9°2。

【鉴别】 (1) 取本品约2mg,置试管中,加冰醋酸2ml溶解后,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摇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硫酸2ml ,在两液层接界处即显棕色,冰醋酸层显蓝绿色。(2) 取本品约2mg,置试管中,加乙醇2ml溶解后,加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各10滴,摇匀,溶液即显红紫色。(3) 取本品与去乙酰毛花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 B),吸收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水(84:15: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硫酸-乙醇(1:9),在140℃加热1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荧光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4)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以上(3) 、(4)两项可选做一项。

【检查】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少量甲醇超声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制成每lml中约含0.2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l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 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为流动相A;以乙腈-甲醇(22:14) 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20 nm。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理论板数按去乙酰毛花苷峰计箅不低于2000,主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5倍(2. 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5倍(5.0%)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附录Ⅷ L)。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垸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232:148:6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 ,理论板数按去乙酰毛花苷峰计算不低于2000,去乙酰毛花苷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测定法取本品约20mg ,置100ml量瓶中,加少量甲醇超声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去乙酰毛花苷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类别】 强心药。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药物说明分类循环系统药物> 抗心功能不全药物> 强心苷类药

剂型每支0.2mg/1ml,0.4mg/2ml。

药理学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减少钠-钾交换,细胞内钠离子增多,钠-钙交换也增多,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多,作用于收缩蛋白,发挥正性肌力作用。去乙酰毛花苷为快速强心苷,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传导,对冠状动脉收缩作用及心脏传导系统作用很小。对老年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良好,见效快,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动过速,疗效不如洋地黄。

药代动力学去乙酰毛花苷为毛花苷丙的脱乙酰基衍生物,其作用同洋地黄,但比地高辛快,排泄更快,积蓄性少。常以注射给药用于快速饱和,继后用其他慢速、中速类强心苷做维持治疗。适用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静脉注射后10分钟起效,于0.5~2小时即可达作用高峰,作用维持1~2天,t1/233小时,完全消失3~6天。口服吸收率很低,一般只用于静脉注射,主要由肾脏排泄,少量由肠道排泄。

适应症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扑动等。

禁忌症严重心肌损害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禁与钙注射剂合用。

用法和用量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等。

注意事项1.严重心肌损害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3.其他与地高辛基本相同。

药物的相互作用禁止与钙盐(注射剂)、舒托必利合用。不宜与溴苄胺、米多君合用。与胺碘酮合用时要进行临床及心电图监测。与钙盐(口服)合用时需监测血钙。与降血钾药合用时要注意监测血钾及心电图。

制剂注射液:2ml:0.4mg

3456

专家点评出现室性兴奋性过高时应停药。电休克前建议停用洋地黄类药。定期检测血钾。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监测心电图。老年、呼吸困难致低氧、甲低、进行性心功能不全、高血钙及低血钾、肝肾功能不全、用药前已服用过其他洋地黄类药者应减量。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2。

注射液制剂【药品名称】

通用名: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英文名:Deslanos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Quyixiɑn Mɑohuɑɡɑn Zhsheye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3-[(O-b-D-药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b-D-核-己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b-D-核-己吡喃糖基-(1→4)-O-2,6-二脱氧-b-D-核-己吡喃糖基)氧化]-12,14-二羟基-心甾-20(22)-烯内酯。

分子式:C47H74O19

分子量:943.09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治疗剂量时 ①正性肌力作用:本品选择性地与心机细胞膜Na+-K++ATP酶结合而抑制该酶活性,使心肌细胞膜内外Na+﹣K+主动偶联转运受损,心肌细胞内Na+浓度升高,从而使肌膜上Na+Ca2+交换趋于活跃,使细胞浆内Ca2+增多,肌浆网内Ca2+储量亦增多,心肌兴奋时,有较多的Ca2+释放;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增高,激动心肌收缩蛋白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②负性频率作用:由于其正性肌力作用,使衰竭心脏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消除交感神经张力的反射性增高,并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因而减慢心率、延缓房室传导。此外,小剂量时提高窦房结对迷走神经冲动的敏感性,可增强其减慢心率作用。由于其负性频率作用,使舒张期相对延长,有利于增加心肌血供;大剂量(通常接近中毒量)则可直接抑制窦房结、房室结和希氏束而呈现窦性心动过缓和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③心脏电生理作用:通过对心肌电活动的直接作用和对迷走神经的间接作用,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提高普肯野氏纤维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期,导致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增加,可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由于本药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当用于房性心动过速和房扑时,可能导致心房率的加速和心房扑动转为心房纤颤;缩短普肯野氏纤维有效不应期7。

【药代动力学】

系天然存在于毛花洋地黄中的强心甙,在提取过程中,其可经水解失去葡萄糖和乙酸而成地高辛,为一种速效强心甙,其作用较洋地黄、地高辛快,但比毒毛化甙K稍慢。静脉注射可迅速分布到各组织,10~30分钟起效,1~3小时作用达高峰,作用持续时间2~5小时。蛋白结合率低,为25%。半衰期为33-36小时。3~6日作用完全消失在体内转化为地高辛,经肾脏排泄。由于排泄较快,蓄积性较小7。

【适应症】

(1)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由于其作用较快,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

(2)亦可用于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

(3)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慢,已少用7。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 成人常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6mg以后每2~4小时可再给0.2~0.4mg,总量1~1.6mg。

小儿常用量:按下列剂量分2~3次间隔3~4小时给予。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或肾功能减退、心肌炎患儿,肌内或静脉注射按体重0.022mg/kg,2周~3岁,按体重0.025mg/kg。本品静脉注射获满意疗效后,可改用地高辛常用维持量以保持疗效。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新出现的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

(2)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黄视”(中毒症状)、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

(3)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荨麻疹(过敏反应)。

(4)在洋地黄的中毒表现中,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早搏,约占心脏反应的3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等。儿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见。新生儿可有P-R间期延长。

【禁忌】

禁用:①任何强心甙制剂中毒;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③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④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注意事项】

1.以下情况慎用:①低钾血症;②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③高钙血症;④甲状腺功能低下;⑤缺血性心脏病;⑥急性心肌梗死早期(AMI);⑦心肌炎活动期;⑧肾功能损害。

2.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①血压、心率及心律;②心电图;③心功能监测;④电解质尤其钾、钙、镁;⑤肾功能;⑥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

3.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一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适当增加,分娩后6周减量。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

新生儿对本品的耐受性不定,其肾清除减少;早产儿与未成熟儿对本品敏感,按其不成熟程度而减小剂量。按体重或体表面积,1月以上婴儿比成人用量略大。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表观分布容积减小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者,对本品耐受性低,必须减少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剂如布美他尼(Bumetanide,制品为丁尿胺)、依他尼酸(Ethacrynic Acid,利尿酸)等同用时,可引起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

(2)与制酸药(尤其三硅酸镁)或止泻吸附药如白陶土、果胶、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消胆胺)和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或新霉素、对氨水杨酸同用时,可抑制洋地黄强心甙吸收而导致强心甙作用减弱。

(3)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泮库溴胺(Pancuronium Bromide,潘可龙,巴活郎)、萝芙木碱、琥珀胆碱(司可林,Scoline;Suxamethonium Chloride)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可因作用相加而导致心律失常。

(4)有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且伴正常血钾者的洋地黄化患者不应同时应用钾盐,但噻嗪类利尿剂与本品同用时,常须给予钾盐,以防止低钾血症。

(5)b 受体阻滞剂与本品同用,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的可能,应重视。但并不排除b阻滞剂用于洋地黄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6)与奎尼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约一倍,提高程度与奎尼丁用量相关,甚至可达到中毒浓度,即使停用地高辛,其血药浓度仍继续上升,这是奎尼丁从组织结合处置换出地高辛,减少其分布容积之故。两药合用时应酌减地高辛用量1/2~1/3。

(7)与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胺碘酮合用,由于降低肾及全身对地高辛的清除率而提高其血药浓度,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8)螺内酯可延长本品半衰期,需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随访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

(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

(10)依酚氯胺(Edrophonium Chloride,Tensilon腾喜龙)与本品合用可致明显心动过缓。

(11)吲哚美辛(Indometacin,消炎痛)可减少本品的肾清除,使本品半衰期延长,有中毒危险,需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

(12)与肝素同用,由于本品可能部分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需调整肝素用量。

(13)洋地黄化时静脉用硫酸镁应极其谨慎,尤其是也静注钙盐时,可 发生心脏传导阻滞。

(14)红霉素由于改变胃肠道菌群,可增加本品在胃肠道的吸收。

(15)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Maxolon灭吐灵)因促进肠道运动而减少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约25%。普鲁本辛因抑制肠道蠕动而提高地高辛生物利用度约25%。

(16)禁忌与钙注射剂合用。

(17)不宜与酸、碱类配伍。

【药物过量】

西地兰起作用时是通过体内释放地高辛起作用,故中毒时是测地高辛中毒。

(1)地高辛中毒浓度为>2.0ng/ml。

(2)如给予负荷量,需了解患者在2-3周之前是否服用过任何洋地黄制剂,如有洋地黄残余作用,需减少地高辛剂量,以免中毒。

(3)强心甙剂量计算应按标准体重,因脂肪组织不摄取强心甙。

(4)推荐剂量只是平均剂量,必须按照患者需要调整每次剂量。

(5)肝功能不全者,应选用不经肝脏代谢的地高辛。

(6)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地高辛,应选用洋地黄毒甙。

(7)洋地黄化患者常对电复律极为敏感,应高度警惕。

(8)透析不能从体内迅速去除本品。

(9)在本品引起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不宜补钾。

(10)肾功能不全、老年及虚弱者在常用剂量及血药浓度时就可有中毒反应。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发育不全儿,要在血药浓度及心电监测下调整剂量。

(11)传统的治疗心力衰竭是在数日(1~3日)内给本品较大剂量(负荷量)以达到洋地黄化,然后逐日给以维持量来弥补消除量。目前认为,半衰期较短的本品(半衰期平均为36小时),每日口服0.25mg,经5个半衰期(约6~8日)亦可达到最终血药浓度(洋地黄化)的96%,既达到治疗效果,又避免洋地黄中毒。如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可适当增加剂量。如病情较急,为较快达到有效浓度,仍需先给负荷量,但剂量需个体化。

(12)当患者由强心甙注射液改为本品时,为补偿药物间药动学差别,需要调整剂量。

(13)应静脉给药,因为肌肉注射有明显局部反应,且作用慢、生物利用度差。

(14)本品过量及毒性反应的处理:轻度中毒者,停用本品及利尿治疗,如有低钾血症而肾功能尚好,可给以钾盐。心律失常者可用:①氯化钾静脉滴注,对消除异位心律往往有效。②苯妥英纳,该药能与强心甙竞争性争夺Na-K-ATP酶,因而有解毒效应。成人用100~200mg加注射用水20ml缓慢静注,如情况不紧急,亦可口服,每次0.1mg,每日3~4次。③利多卡因,对消除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成人用50~10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④阿托品,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成人用0.5~2mg皮下或静脉注射。⑤心动过缓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有发生阿斯综合症的可能时,可安置临时起搏器。异丙肾上腺素,可以提高缓慢的心率。⑥依地酸钙纳(Calcium Disodium Edetate),以其与钙螯合的作用,也可用于治疗洋地黄所致的心律失常。⑦对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洋地黄中毒可经膜滤器静脉给与地高辛免疫Fab片段,每40mg地高辛免疫Fab片段,大约结合0.6mg地高辛或洋地黄毒甙。⑧注意肝功能不良时应减量。同时服用苯妥英纳、苯巴比妥、保泰松、利福平会使血中洋地黄毒甙浓度降低50%7。

【规格】

2ml:0.4mg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