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类似地球岩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橄榄石、辉石等),次要成分有铁、镍等金属物质。石陨石可进一步根据其中是否含有球粒划分为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两类。球粒陨石根据元素特点和岩石类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碳质球粒陨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即C-chon-drite)和普通球粒陨石(ordinary chon drite)和顽辉球粒陨石(enstatite chondrite)。上述陨石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碳质球粒陨石除了H、He、N、O和惰性气体元素外,其他元素的丰度代表了太阳系原始的物质组成,普通球粒陨石中易挥发性元素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非球粒陨石(achondrite)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与地球岩石相似,它们不含球粒,也没有金属相,一般认为如果从陨石物质中减去亲铁元素剩下的相当于地球上的地幔物质,也就是说非球粒陨石相当于镍和铁聚集在母体中心之后剩下来的物质。这类陨石较稀少。1

概述

石质陨石是陨石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约占陨石总数的90%。然而,石质陨石与地球上的物质相似,很容易被侵蚀.因此寻找石质陨石通常很困难。有的石质陨星中包含一些由硅酸盐矿物构成的球状颗粒,这小颗粒位于纹理细密的岩石基质中,人们将这些球状小颗粒称为陨石球粒。“chondrule”一词来自希腊语中的词汇“chon—dros”,意思是“颗粒”。因此,含有陨石球粒的陨石被称作球粒陨石。在太阳诞生之前500万年间,太阳系开始从一个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旋涡状圆盘中浮现出来,人们相信,陨石球粒就是在这时由前体颗粒的团块形成的。

成分

人们认为,大多数球粒陨石的化学成分与地幔中的岩石相似,因此人们推测,球粒陨石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可能曾是某些大型小行星的一部分,后来这些小行星碎裂了。碳质球粒陨石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球粒陨石之一。碳质球粒陨石中包含碳化合物,这些碳化合物可能是地球上的生命的前体。在所有的球粒陨石中,有一半是H型原始碳质球粒陨石。人们相信,在太阳及行星创生之后不久,这一类型的碳质球粒陨石就已形成。

常见地点

南极的冰川是最好的“陨石猎场”之一,在那儿,深色的石头与周围的白雪和冰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醒目。当陨石陨落到南极大陆上时,它们被嵌入到流动的冰盖中。在有的区域,冰川沿着山脉向上移动,冰块升华(不经融化,直接变成气体后,陨石在地表暴露出来。与此相似,格陵兰岛的冰川为我们寻找陨落在这个世界第一大岛上的陨石提供了一些线索。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