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混合岩化过程中,由于碱性交代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大量的碱性长石(包括微斜长石、正长石、钠长石、更长石等),它们多呈交代斑晶出现,这种作用称为长石化作用。1
钾长石化岩及其找矿意义概述钾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造岩元素之一, 在地球化学性质上是最活泼的碱金属元素之一。钾和钠的交代作用皆称碱交代作用, 它们在成矿溶液中对许多成矿元素具有强烈的活化转移能力, 因此它们对许多矿床有着成因上的联系。它们可独立进行交代作用, 也可联合进行。钾离子在溶液中能在各种微细裂隙, 甚至粒间、矿物的解理、双晶面等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和渗滤能力, 能与许多成矿元素组成易溶的配合物, 促使它们活化转移和成矿。钾和氟在表生作用过程中, 可以经常在沉积物中集中, 在成熟度高的沉积物中尤其明显, 因此由显生宙巨厚沉积物改造而成的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铍、钽等矿床中, 经常有明显的钾化现象。发生钾长石化的温度区间很广泛( > 500~100℃) , 特别是高温流体中钾能广泛地交代各种岩石和矿物, 其中只有冰长石化多发生在低温矿床中。
钾长石是个统称, 其中包括高温透长石、正长石、天河石、微斜长石和冰长石等, 这些矿物在成分上几乎完全相同, 光性上也很接近, 不作详细鉴定的工作, 是不易一一加以区别的。除天河石( 含铷等) 外, 它们的差别是由其内部不同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而内部结构的差异常与其形成条件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高温( 喷出岩浆) 条件下, 形成的多为无序结构的透长石, 随着温度的降低, 其有序度亦随之增高, 转变为正长石,当温度进一步降低, 转变为三斜晶系的微斜长石; 在低温近地表条件下则形成冰长石。应当指出: 温度降低的速度对钾长石的三斜度有序度是有影响的, 使钾长石常成为不均匀体, 这增加鉴定的困难,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统称为钾长石。而详细研究时, 有必要对它们作详细鉴定。
根据别兹马( 1966) 对索尔斯克矿铜- 钼矿床钾长石化的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 ①“面型” 钾长石化的钾长石的三斜度较低的为多, 在石英- 钾长石体中钾长石三斜度和有序度高的居多; ②局部性钾长石化的钾长石与铜- 钼矿直接有关, 其特征是三斜度高; 而钾长石细脉中三斜度偏低; ③据马尔夫尼娜的研究, 钾长石化发展的理想模式是: 单斜正
长石→三斜正长石→微斜长石。
与钾长石化有关的矿床分为两类: 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 如W、Sn、Mo、Be、Nb、Ta、Au、Cu 等矿床经常伴随着钾长石化; 与超基性- 碱性- 碳酸盐岩有关的REE 和铌等矿床中也常发育钾长石化, 主要表现为霓长岩化。2
钾长石化交代蚀变特征钾长石化交代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多种多样, 今阐述如下:
(1) 交代石英; 钾长石从边缘交代石英, 接着呈港湾状交代石英或呈残留体包裹在其中, 此外常沿石英裂隙进行交代, 并分割包裹石英残留体, 但依旧保持同一方位的消光: 交代结果常使一部分石英在钾长石中呈残留的不规则包体。钾长石交代石英表明在该条件下, SiO2 是活动组分, 在由花岗岩经钾交代而成的钾长石岩中, 石英可完全消失, 使SiO2 的含量减少10%以上。
(2) 交代斜长石: 同样钾长石常以各种形式交代斜长石, 如江西浒坑和西华山、招远金矿和德兴斑岩铜矿等, 如微斜长石从内部呈骸晶状交代包裹在其中的钠长石:有时分割包裹斜长石残留体, 有时呈脉状交代斜长石, 有时以多种形式从内部交代斜长石,有时呈不规则港湾状交代斜长石等。这表明在钾长石化过程中, NaO2 , 特别是CaO 常成为活动组分, 被活化转移。
(3) 交代黑云母: 在钨、锡、铜、钼、金等矿床中, 当含黑云母的花岗岩类岩石遭受钾长石化时, 黑云母常先被交代和消失, 只有在钾化早期可见到其残留矿物, 可保存其假象和骸晶结构, 以及铁、钛等析出物,充分表明钾化过程中镁和铁的不稳定性, 并发生活化转移。但应指出: 在一些斑岩铜钼矿床中, 有时钾长石可与黑云母共生。
(4) 交代角闪石和石榴子石: 在钾长石化早期, 可见角闪石被交代呈残留体: 交代作用常从角闪石内部呈浸染状交代, 并保持其轮廓。此外, 在矽卡岩矿床的内接触带, 由于总碱度的升高, 早先形成的石榴子石和透辉石也常被交代。这同样表明钾化过程中钙、镁和铁的不稳定性, 而被活化转移。
(5) 交代钾长石: 前已指出, 由于钾长石在不同条件下能产生多种内部结构不同的种类, 这就造成在交代过程中钾长石之间的交代现象, 虽然它们成分相同。交代方式可多种多样, 特别是当钾长石形成变斑晶时, 它可将先存的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等包裹, 成为残留体; 微斜长石沿着钾长石的裂隙进行交代也较常见。2
钾长石化主要岩石类型(1) 钾长石岩: 钾长石岩一般呈浅肉红色、肉红色和红色, 有时为白色、灰白色; 而天河石化岩石, 主要为淡绿色。在钨、锡矿床, 特别是铜、钼矿床的钾长石岩中, 钾长石往往泥化较深。除具有格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化外, 一般钾长石卡式双晶现象不发育。由花岗岩或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等交代蚀变而成的钾长石岩, 一般为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 但由斑岩和火山岩形成的钾长石岩, 颗粒粗细变化较大。当交代蚀变岩还保留残斑结构时, 则基质往往被他形晶细粒钾长石所交代。而当原岩中斑晶全部被交代时, 钾长石常具中粒, 有时为粗粒花岗变晶结构。其中以他形- 半自形晶粒状变晶结构、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最为常见。但随着钾长石岩颗粒的变粗, 或重结晶程度的增加, 钾长石岩可具半自形- 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强烈钾长石化的结果, 往住形成钾长石的单矿物岩, 这在许多矿床如钨、锡、铜、钼、金等矿床中常可见到。有的呈他形晶、半自形晶和自形晶糖粒状结构等。钾长石化后期随着温度和钾活度的降低和钠活度的升高, 常转变为钠长石化。而后转变为氢交代, 即云母化、云英岩化或黄铁绢英岩化等。
东北吉林夹皮沟含金石英脉旁的变质岩, 经钾长石化交代蚀变成为一种罕见的特殊的肉红色的, 由放射状钾长石聚集体组成的球斑状变晶结构的钾长石岩。在西华山我们见到钾长石交代体的顶部有石英细脉的产生, 表明这些石英脉是钾化带中SiO2 的活化转移产物; 在斑岩铜钼等矿床中石英细脉两旁也见到钾长石化岩。铜、钼和铅锌矽卡岩矿床的内接触带中, 钾长石岩常较发育,这是由于总碱度的升高造成的。泥质围岩也可发育钾长石岩。
(2) 钠长石- 钾长石岩: 由花岗岩交代蚀变而成的碱性长石化岩石中, 在一般情况下, 钠长石化发生在钾长石化之后, 但在钾长石化后期, 已有一部分钠长石生成, 组成钠长石- 钾长石岩。斑岩铜矿中的钾长石化岩, 有时也局部发育有钠长石- 钾长石相交代蚀变岩。这种交代蚀变岩主要具花岗岩变晶结构, 呈白色、灰白色和肉红色等; 有时因钾长石为肉红色, 而钠长石为白色, 在标本上较容易将它们区别; 这种岩石在西华山钨矿有较广泛的分布。但在白色的钠长石- 钾长石岩中, 这两种长石常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区别。
(3) 石英- 钾长石岩: 石英- 钾长石岩在特征上与长英岩(细晶岩) 比较接近, 主要见于铜、钼、钨、锡等石英脉矿床的两旁。例如在斑岩铜矿、斑岩钼矿和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中的辉钼矿- 石英脉或黄铁矿- 石英脉两旁的围岩, 这种交代蚀变较为常见,形成浅色或褪色交代蚀变带。形成的交代蚀变岩常具花岗变晶结构。少数钨矿床中, 例如江西画眉坳钨矿中, 在钨矿脉下部的板岩和硬砂岩中, 局部也发育石英- 钾长石岩。它们主要顺着层理、片理和微层理发育, 形成一种浅红色的交代蚀变条带。在外貌上和初步花岗岩化或混合岩化的岩石较相似。
(4) 黑云母- 钾长石岩(黑云钾长岩) : 在斑岩铜矿、钼矿中, 这种交代蚀变岩比较常见, 也很具特征。钾长石一般不具双晶, 泥化较深。钾长石本身常组成他形晶粒状变晶结构, 而微小或极微小的片状黑云母和水黑云母呈浸染状、细脉状以及不规则集合体分布, 有时黑云母呈浸染状分散和包含在钾长石中。一部分黑云母可以交代原生黑云母而成,但当原生黑云母被次生黑云母交代时, 有时伴随有磁铁矿和金红石等的析出。此外,在山西繁峙辉钼矿- 石英细脉两旁的角闪斜长片麻岩和角闪片岩中, 我们也见到有这种交代蚀变岩的发育。
(5) 电气石- 黑云母- 钾长石岩(电气黑云钾长石岩) 和电气石- 钾长石岩(电气钾长石岩) : 此两种交代蚀变岩主要出某些切共生, 它们间具有过渡的特征。有时, 不出现黑云母, 形成电气石- 钾长石岩。在这种岩石中, 电气石常为黑色。有关的围岩主要是中酸性火成岩; 有时泥质岩石中也发育此两种交代蚀变相。岩石结构多为细粒鳞片- 花岗变晶结构、斑状花岗变晶结构等。
(6) 绿帘石- 钾长石岩和含矿绿帘石- 石英- 钾长石岩(绿英钾长石岩) : 在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内接触常和斑岩铜、钼矿床中, 绿帘石- 石英- 钾长石岩和绿帘石- 钾长石岩比较常见。这两种交代蚀变岩常有过渡关系。在外表上常带浅红色夹绿色, 褪色现象较明显。绿帘石自形程度较好, 有时呈斑状变晶, 而钾长石常呈他形粒状变晶, 使岩石具斑状变晶结构; 钾长石也有呈“ 蟹状变晶” 包裹绿帘石晶体。
(7) 天河石化: 天河石花岗岩多分布于岩体的顶部, 大多为浅绿色, 一般为铷异常。关于其成因, 有“ 交代说” 和“ 岩浆说” 两种。根据我们对新疆哈密地区和福建云霄天河石花岗岩的研究, 认为具有明显的交代特征。主要属于钾- 铷交代成因,它们往往发育在晚期岩体的顶部。
(8) 冰长石化: 冰长石化发生在低温和低压环境中, 宁芜北区大王山火山岩系中, 局部地段发现有冰长石岩。韩发(1997)在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中两次发现的冰长石中少数可能是交代成因的。2
找矿要点钾长石化及其有关蚀变岩石对找矿有十分重要意义, 其要点如下:
(1) 与成矿岩体的成矿专属性有相当密切关系, 如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钼、锡、铍、铌、钽、金、铜、稀土和铀等矿床, 和与中- 酸性浅成和超浅成火成岩有关的斑岩铜、钼、金等矿床中这类蚀变岩石十分特征, 因此是极重要的找矿标志。
(2) 钾长石化岩石在蚀变带与其他一些蚀变岩中常具有分带性。由于成矿溶液在成矿中心常是自下而上运动, 因此垂直分带经常表现更为明显。
(3) 由于与上述矿床有关的成矿热液交代蚀变过程, 往往以钾长石化为先导, 因此交代蚀变分带的特征往往是: 钾长石化带在时间上较早, 在空间上常分布在下部, 而成矿作用常发生在由碱交代向氢交代或酸交代( 如云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 转折过程中, 因此钾长石化带, 常是它们的根部或矿化的尖灭带, 这在找矿和勘探时必须特别注意。
(4) 钾长石化带常是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带, 常具有明显的褪色现象和成矿元素的亏损现象。花岗岩中Nb、Ta、W、Sn 等的载体矿物, 常是其暗色矿物和副矿物, 因此它们在钾长石化过程中被交代和消失, 正是导致这些元素向上部集中成矿的原因之一。甚至钾化带上部的石英脉、云英岩、绢英岩以及一些矿床顶部的硅化带中的SiO2 , 相当一部分是从下部钾化带活化转移出来的。
(5) 在钾化带上部, 常由于氧逸度升高, 使Fe→Fe, 从而钾长石岩呈为浅红色。
(6) 在钨、铜和钼等矽卡岩矿床的内接触带钾长石化岩的发育, 也是成矿的有利标志。2
钠长石化岩及其找矿意义概述钠长石化是人们最早发现的交代蚀变作用之一。1909 年贝利等首先提出, 1913 年,俄罗斯学者发现细碧- 角斑岩系中的钠长石化以后, 人们发现更多的钠长石化现象。钠与钾同属地壳中分布最广的造岩元素之列, 在地球化学性质上也是最活泼的碱金属元素。从成矿作用来看, 它们同是重要的矿化剂, 这是因为钠在成矿溶液中常普遍存在, 它的卤化物、硫化物、硫代硫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等与许多成矿元素具有强烈形成配合物和活化转移的能力, 亦即是它们能与许多成矿元素形成易溶的配合物, 并发生活化转移。在与围岩相互作用和物质交换过程中, 既能使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转移, 又能使配合物分解成为不易溶解的化合物而沉淀集中成矿。
钠和钾虽都是碱金属元素, 但是他们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专属性却有较大差别。钠和钾在与围岩的交代蚀变作用过程中既可以独立进行, 也可联合进行。在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的Nb、Ta、W、Sn 和Be 等矿床有联系的交代蚀变作用过程中, 钾化往往较钠化发生
早。由于钠离子水化离子半径小, 因此随溶液能在各种微细裂隙, 甚至粒间、矿物的解理、双晶面等也都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和渗滤能力, 从而使钠化范围扩大和强度增强。钠长石化发生在很大的温度区间内( > 500~100℃ ) , 特别是高温流体中钠能广泛交代各种岩石和矿物, 而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发生钠长石化, 甚至在沉积岩成岩过程中, 也能发生钠长石化。当交代斜长石时, 可以使钠和钙分离, 形成由钠长石和黝帘石组成的岩石, 即钠长- 黝帘石岩。这种现象一般称为去钙长石化作用。
钠的来源有多种途径, 如来自异常地幔、岩浆热液、海水和沉积岩中膏盐层和地下热卤水等, 它们都有各自的成矿和交代蚀变特征。这在综合研究矿床成因时, 是必须考虑到的。
与钠长石化有关的矿床主要有: Nb、Ta、W、REE, 特别是LREE、Be、Fe 和黄铁矿型矿床等。2
钠长石化的交代蚀变特征钠长石可交代各种矿物, 其交代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如下:
(1) 交代钾长石: 花岗岩类遭受钠长石化时, 常见钾长石被钠长石交代, 其交代方式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如: ①通常糖粒状钠长石沿着钾长石颗粒之间或边缘进行交代; ②沿着钾长石裂隙和解理进行交代 ; ③沿着裂隙和解理呈浸染状交代 ; ④呈极不规则或云朵状形态交代; ⑤ 沿周边交代, 形成净边结构或分割钾长石呈孤岛状结构 ; ⑥钠长石交代钾长石析离出来的SiO2 形成蠕虫状结构; ⑦沿裂隙和解理呈条纹长石化交代钾长石, 并具有条纹状特征。
(2) 交代石英: 钠长石交代石英也较常见, 如: ① 沿着石英的裂隙进行交代; ②有时沿着石英的边缘进行交代; ③有的在石英和钾长石的交界处同时对两种矿物进行交代; ④条板状钠长石集体交代石英颗粒; ⑤ 钠长石分割交代和包裹石英, 但被分割的石英仍保持同一消光。当花岗岩类转变为钠长石岩时, 石英常全部消失。
(3) 交代斜长石: 由于钠与钙在地球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同时由于斜长石中钙和钠的含量常不相同, 对于中基性岩来说, 斜长石多为更长石- 钙长石, 由于钙在钠化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这就使斜长石的钠长石化现象十分容易发生; 其交代方式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 ①以糖粒状钠长石集合体从中长石斑晶边缘向内部进行交代, 形成港湾状特征; ②沿边缘和内部呈脉状和浸染状交代; ③由于含钙的硅酸盐, 如绿帘石和碳酸盐矿物交代斜长石中钙长石分子, 而使钠长石独立出来, 此被称为去钙长石化作用;④当环带状斜长石被钠长石和其他矿物交代时, 常具有选择性交代环带现象, 但常伴随钠长石的净边现象常保存。而其他含钙矿物常沿着内部环带、裂隙、解理等进行交代, 并可保留其斜长石假象和环带结构等。2
钠长石化主要岩石类型(1) 绿帘石- 钠长石岩: 绿帘石- 钠长石岩( 绿帘钠长石岩) 和钠长- 黝帘石岩由saussuritization (以前国内译为钠黝帘石化) 所形成的黝帘石- 钠长石岩( 或黝帘钠长石岩) 都是较常见的交代蚀变岩。绿帘钠长石岩常是由中- 基性岩浆岩在高- 中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 这是主要由于斜长石被绿帘石化时所发生的去钙长石化的结果。而钠长黝帘石岩一般是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2) 碳酸盐- 钠长石岩(碳酸盐钠长石岩) : 在“玢岩铁矿” 中, 经常见到碳酸盐-钠长石岩。其中最常见的是斜长石斑晶被碳酸盐和钠长石所交代。有时产生一种有趣的现象, 即钠长石和碳酸盐分别有选择性交代斜长石, 形成两种矿物交替的环带状交代结构。在这种交代蚀变岩中, 有一部分钠长石可能是早阶段的产物; 但不论怎样,在碳酸盐形成时, 这一部分钠长石继续是稳定的; 同时由于碳酸盐矿物形成所发生的去钙长石化作用, 而继续形成钠长石, 便构成碳酸盐- 钠长石岩。另一种情况是在“玢岩铁矿” 的一些钠长石岩中, 常含有相当数量的碳酸盐, 虽不少情况下, 碳酸盐的形成晚于钠长石, 但两者有紧密共生关系, 说明在这交代蚀变过程中热液中钠和碳酸盐的含量都是相当高的。
(3) 粘土- 钠长石岩(粘土钠长石岩) 和碳酸盐- 粘土- 钠长石岩(碳酸粘土钠长石岩) : 在一些铁、铜热液矿床中, 这种交代蚀变岩比较常见, 当斜长石受粘土化( 主要为高岭石化和地开石化) 时, 在其边缘形成钠长石周边或环带。这种钠长石的号码一般很小, 一般An0 ~ 2 , 这表明溶液中钠是丰富的, 有热卤水特征。钠长石本身泥化程度常很低, 和一般钠长石净边相同, 而内部泥化程度高, 这种钠长石一般不具双晶。在粘土矿物中, 常伴有碳酸盐矿物。此外, 当斜长石遭受粘土化时所发生的钠长石化, 除构成净边外, 在内部环带伴随粘土化。在有的铁矿床中, 由于钠长石化作用强烈, 产生的钠长石净边很宽, 而粘土矿物仅分布于原斜长石的核心部分。
(4) 绿泥石- 钠长石岩(绿泥钠长岩) : 与黄铁矿型矿床有关的细碧岩中, 绿泥石-钠长石是很普遍的。虽然这种交代蚀变岩也是在热液参与下交代形成的, 但由于细碧岩的成因多种多样, 如火山作用的自交代作用、海水的交换反应、区域变质过程中的变质热液交代作用等, 所以一般不列入典型的交代蚀变作用。但也应指出, 与细碧- 角斑岩有关的黄铁矿型矿床的成因也是多种的, 一部分是由次火山和火山热液作用形成的, 这种黄铁矿矿床周围所发生的细碧岩化现象, 应当列入与成矿有关的典型交代蚀变范围来讨论。中、基性火成岩遭受中- 低温热液交代蚀变时, 局部发生绿泥石- 钠长石化现象较常见; 不论在青磐岩或是黝帘- 钠长石岩中, 常可见到斜长石被绿泥石交代时, 同时产生钠长石( 一般An0 ~ 2 ) 净边、环带、浸染体和网状体等。
(5) 浅色云母- 钠长石岩: 白云钠长岩、绢云钠长岩和浅色云母- 石英- 钠长石岩(云英钠长岩) 中的浅色云母包括白云母、绢云母、铁锂云母及锂云母等。而浅色云母-钠长石岩主要发育在交变花岗岩中, 它们与钨、铍、铌、钽等矿化有关。按云母种类的不同, 可分为锂云母- 钠长石岩、铁锂云母- 钠长石岩、白云母- 钠长石岩等。在交变花岗岩形成过程中, 这种交变岩的形成主要发生在钠长石化到浅色云母化阶段之间。绢云母- 钠长石岩较少见, 它主要是在斜长石发生绢云母化过程中, 伴随着去钙长石化作用而形成的, 这种去钙长石化并不是因为含钙矿物的形成, 而是在交代过程中钙被淋失, 成为绢云母在核部和钠长石净边的一种特殊现象。
(6) 黑云母- 钠长石岩( 黑云钠长石岩) : 在一般情况下, 在钠长石化过程中, 钙、镁和铁常被活化转移, 其有关矿物常被交代, 但在稀土铁矿床和火山热液铁矿床中, 黑云母化和钠长石化都属于特征性交代蚀变。有时它们两者组合为黑云母- 钠长石岩。在稀土铁矿床中, 由板岩交代蚀变成的黑云母- 钠长石岩中, 黑云母的含量一般只有百分之几, 呈浸染状分布。在玢岩铁矿中, 黑云母常呈集合体, 并有磁铁矿浸染。
(7) 硬石膏- 钠长石岩(硬石膏钠长岩) : 在长江中下游火山岩盆地的铁矿床中, 硬石膏、一水石膏和石膏化现象相当普遍, 其中有的组成硬石膏- 钠长石岩。斜长石斑晶为硬石膏交代时, 由于斜长石中的钙形成硬石膏, 而发生去钙长石化作用, 从而形成硬石膏和钠长石交代斜长石斑晶的各种现象;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钠长石组成的净边,而硬石膏呈核心交代, 这和碳酸盐- 钠长石交代斜长石的情况十分相似。有时硬石膏呈“蟹状” 变晶。
(8) 阳起石(纤闪石) - 钠长石岩(纤闪钠长岩) : 阳起石- 钠长石岩或纤闪石- 钠长石岩在“ 玢岩铁矿” 的凹山式铁矿中是很常见的。由于这类矿床中还经常伴随有磷灰石化的现象, 因此把它们当作一类独立的交代蚀变岩, 即阳起石( 纤闪石) - 磷灰石- 钠长石岩这类交代蚀变岩( 纤磷钠长石化)。在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的内接触带, 有时也局部分布有这类岩石。
(9) 钠闪石- 钠长石岩: 这种类型的交变岩是在白云鄂博的铁矿床中发现的。在该矿床中钠交代十分普遍和强烈, 并与霓石化、钠闪石化紧密共生。
(10) 钠长石岩: 钠长石岩是常见的一种交变岩, 分布很广。如在“ 玢岩铁矿” 等矿体下部常大范围分布。它属于浅色交代蚀变岩, 呈白色、灰白、微红、肉红色等; 中- 细粒结构为主, 有时为粗粒花岗变晶结构。钠长石含量在90%以上。但当钠长石化还未彻底时, 可见变余结构和构造, 如变余斑状结构、变余叶理构造等。钠长石岩中钠长石呈他
形- 半自形粒状, 颗粒间的界线极不规则, 互相呈不规则镶嵌, 双晶可发育或不发育; 少数呈条板状自形晶。在泥化较深, 呈他形晶粒状变晶和双晶不发育时, 与有些钾长石岩容易混淆, 需作仔细鉴定。3
在少数情况下, 钠长石岩中的钠长石呈放射状集合体, 并且有火焰状消光的特征。钠长石的形成有时不只是一个阶段的产物, 而可有两个, 甚至两个阶段以上的钠长石叠加;一般早阶段形成的钠长石颗粒较大, 后阶段的颗粒较小, 这样在岩石中形成不等粒状变晶或假斑状变晶结构。在与铌、钽等矿化有关的交变花岗岩中, 典型的钠长石岩可独立构成交代蚀变带。下部弱钠化带多数叠加在钾长石化花岗岩之上, 或直接交代花岗岩; 其上部常为云英岩化所叠加。但这种钠长石岩中的钠长石多数呈双晶发育的粒状和条板状; 其中一部分为长条状、双晶极为发育的叶钠长石( 由于对叶钠长石没有明确的标准, 我们把长条状, 长宽比大于5∶1 , 010 双晶面和解理面极为发育的钠长石称为叶钠长石)。
在我国内蒙古的一个稀土铁矿床中, 发现黑色板岩遭受钠长石化时, 形成白色致密坚硬的钠长石岩。当其完全转变为钠长石岩时, 板岩的原生构造完全消失, 当其交代未完全时, 钠长石往往顺着板岩的微层理和微型裂隙进行交代。当转变为钠长岩时, 结构变粗,为中、细粒花岗变晶结构。由于页岩中碳质等难被交代, 而形成残缕结构。2
找矿意义钠长石化有关的各种岩石对找矿有重要意义, 如:
(1) 与铌、钽交变花岗岩密切有关, 矿化作用主要集中在钠长石化带中, 自下而上钠化增强, 矿化也随之增强, Ta/ Nb 比值也逐步增高。
(2) 与钨、锡有关的花岗岩中, 也经常显现钠长石化。
(3) 各式“玢岩铁矿” 都有明显的钠化现象, 矿体往往尖灭在强烈的钠化带中: 玢岩在钠化过程中含铁的各种造岩矿物往往被交代, 因而表现出明显的褪色现象, 即铁质的活化转移现象, 成为铁矿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其有关的交代蚀变如: 阳起石化或纤闪石化、方柱石化、青磐岩化、硅化和泥化等在空间上常作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从而可作出交代蚀变成矿模式图。在矽卡岩铁铜矿床的内接触带, 也常发育钠长石化。
(4) 白云鄂博式稀土- 铁矿床, 与稀土- 铌矿有关的超铁镁- 碱性- 碳酸岩中也常发育钠长石化。
(5) 与细碧- 角斑岩有关的黄铁矿型矿床, 也普遍发育钠长石化现象。
(6) 在交变霓长岩、等色岩中, 钠长石常与碱性角闪石和辉石共生。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屈明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