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鱼,地方名:红衫鱼、红哥鲤、吊三鱼、拖三鱼、瓜三鱼、黄肚鱼金线、金线鲤,六齿金线鱼。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17~25厘米,体重150~200克。背缘、腹缘粗壮,钝圆,眼大,唇厚,头前无鳞,前腮盖骨被三行斜排的鳞片。胸鳍尖长,尾鳍分叉,尾鳍上叶不延长为丝状。体侧有二条浅蓝色纵带和5~6条淡黄色纵带,背鳍红色,有黄色边缘。臀鳍白色,中间有一黄色条纹。尾鳍红色,上叶尖部黄色。

基本介绍

红三鱼,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近海底拖网渔业捕捞的鱼类,俗称“红三”和“瓜三”,是南海重要经济鱼类。鱼肉丰厚,食用价值甚高,冰鲜、腌制和干晒均可。

形态特征

鳍Ⅹ-8—9;臀鳍Ⅲ-8;胸鳍16—17;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48—51 4/9-10。鳃耙5+7—8。标本体长 190—275mm。体长为体高3.1—3.5倍,为头长3.3—3.6倍。头长为吻长2.3—2.6倍,为眼径3.1—4.3倍。体延长,侧扁。口中大。眶前骨宽,等于眼径;上颌骨被眶前骨遮盖。上颌前端具圆锥犬齿6枚,两侧齿细小。下颌前端及两侧均为细小圆锥齿。犁骨、腭骨、舌上无齿。体被栉鳞,眼间隔、吻及眶前部裸露无鳞。颊部及鳃盖具鳞3行。尾鳍基底具细鳞。侧线完全。背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无缺刻。尾鳍分叉,上叶末端呈丝状延长。体浅红色,体侧具6—7条黄色纵带。唇部黄色。背鳍边缘黄色。臀鳍、腹鳍鳍膜内各具2条黄色条纹。为暖温近海鱼类。食用鱼类。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日本、朝鲜、菲律宾。1

营养成分

每100克中含:

水分77.1克 能量101千卡 能量423千焦 蛋白质18.6克 脂肪2.9克 胆固醇54毫克 灰份1.4克 维生素A 20毫克

视黄醇20毫克 硫胺素0.01微克 核黄素0.03毫克 尼克酸4.8毫克 维生素E(T)0.61毫克 钙102毫克 磷128毫克 钾300毫克 钠118毫克 镁29毫克 铁1.4毫克 锌0.66毫克 硒48.3微克 铜0.04毫克 锰0.05毫克

科学研究

据《星岛日报》澳大利亚版2014年12月18日报道,2013年11月,一个分析澳大利亚南部沿海鱼类健康状况的项目组捕获一条红衫鱼。经严密检测,项目组断定它已活了84年,创下了西澳的鱼寿命纪录。

据报道,西澳渔政厅长巴斯敦表示,渔政厅在研究中心仔细检测分析了这条60厘米长的雌性红鱼衫,估计它在1929年出生。

报道称,研究人员分析了这条鱼耳石(耳骨)的生长轮纹,它类似树木的年轮,可以推断其生长的年份。一般红鱼衫生活的海水深度在30米至300米之间。

研究人员称,它们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可以垂直游向海底,而很少有气压性损伤的迹象。这是指在不同气压下迅速变化而产生损伤。

据悉,这一研究项目还对西澳南部沿海的多种鱼类进行了分析,最终报告将于明年完成。2

美食烹饪

红三鱼为咸水鱼,其食法颇多,可用来清蒸、煎、配合蕃茄焖煮,或煲汤均可,其质尚算嫩滑,若用来蒸时不用刮鳞,连皮清蒸,熟后才撕开外皮,如此,食起来既原汁原味,鱼肉亦分外鲜甜嫩滑;若用来煲汤,最好先煎至金黄,才配合其他材料如豆腐同煲,如此,汤水呈奶白,且分外鲜甜可口。

干煎红三鱼

工艺:煎

口味:微辣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

主料:红三鱼400克

调料:姜10克 大葱15克 辣椒(红、尖、干)5克 植物油50克 料酒10克 胡椒粉2克 鸡精2克 盐3克

烹饪方法

1、姜去皮切粒和片,葱切花;

2、红三鱼洗净,用少许盐、绍酒、姜片腌20分钟;

3、锅内注油烧热,放入腌好的鱼,用小火煎至两面呈金黄色;

4、再加入姜粒、红椒粒、调入盐、鸡精、胡椒粉,用小火煎至入味;

5、淋入香油,撒入葱花。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启军 - 副研究员 -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