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定义
动摩擦因数又称之为动摩擦系数,物理学上用一个希腊字母μ表示,这个值是彼此接触的两个物体做相对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之间的比值。不同材料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物体越粗糙,动摩擦因数越大。1
公式μ=f/N
(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f为摩擦力,N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始终等于外力(力的平衡)
动摩擦力除以正压力就等于动摩擦系数,并且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合力总是与接触面的切面成一个定角δ=arccotμ。
由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单位均是牛顿,所以动摩擦因数是没有单位的。但是,动摩擦因数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与有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以及有没有正压力无关。所以,不能说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与两个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等情况有关。动摩擦因数一般小于1。1
说明各种版本的中学物理课本,给出的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小于1,一般的参考书所举的例子也是小于1,有的学生就据此认为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总小于1。其实,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也有大于1的。2
有些材料间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小于1。即动摩擦因数小于1,有些材料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大于1,即动摩擦因数大于1,实验测得橡皮与金属间的动摩擦因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