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veer图库)

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听说埃博拉病毒是在2014年。2014年到2016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三国(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几内亚)的大规模暴发共导致了近三万人感染,死亡人数多达一万一千余人。2016年以后,埃博拉病毒似乎远离了大众的视线,唯有在各类影视作品和小说中,我们才能再次感受到它的凶残和恐怖。

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以埃博拉病毒为背景创作的小说《血疫(THE HOT ZONE)》 (图片来源:https://www.amazon.cn)

然而,埃博拉病毒并没有走远。它如同过去的几十年一样,一直徘徊于非洲大陆上空,并时不时的向人类显露其狰狞面目。

本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博士宣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事态升级的原因是埃博拉病毒进入了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第一大城市——生活着200万人口的戈马市。

(图片来源:世卫组织官网截图)

那么,什么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埃博拉病毒疫情的升级意味着什么?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WHO颁布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该定义意味着:

  1. 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或意外;

  2. 公共卫生影响超出了受影响国家的边界;

  3. 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自2018年8月1日宣布暴发至今,在此次疫情中确诊和疑似病例达到了2592人,其中已有1743人死亡(截止到2019年7月21日,数据来源:WHO官网)。而此次疫情暴发距离该国上次埃博拉病毒疫情结束(2017年7月),仅仅过去了不到1年的时间!

前情铺垫至此,笔者仿佛看到了众看官汗毛倒竖的样子。

没错,埃博拉病毒作为一种死亡率可高达88%的烈性病原体,其自1976年发现至今,已经在非洲肆虐了四十余年,且并没有要离开的迹象……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尽管我国目前还未出现埃博拉病毒的输入型病例,但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人员往来日益增多,各种病原体均有被“引渡”回国的可能性。因此,预先充分地了解埃博拉病毒,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势在必行。

引发大恐慌的埃博拉病毒其实非常非常小

埃博拉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Mononegavirales)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埃博拉病毒属(Ebolavirus)。

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科的还有另外一个臭名昭著的病毒——马尔堡病毒(马尔堡病毒属Marburgvirus)。马尔堡病毒也能够引起类似于埃博拉病毒的出血热疫情,并也具有极高的感染性和死亡率。该病毒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法兰克福以及时属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发现。当时的感染事件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了乌干达进口的非洲绿猴后被感染引发的,该事件共导致了31人感染,其中7人死亡。

(图说:埃博拉病毒分类表/图片来源于作者)

埃博拉病毒属包括5个种,其中扎伊尔型和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同时发现于1976年,它们也是埃博拉病毒中暴发次数最多、引发死亡率最高的两种病毒。2014年西非疫情和此次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均由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引发。

**与其引发的巨大的恐慌相对的是,埃博拉病毒的体积其实非常微小。小到什么程度?它的直径不到常见的球菌(细菌)的十分之一,**而我们仅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其形态。电子显微镜下,真实的埃博拉病毒形态多样,包括“U”形、“6”形、分枝形、环形、长短不一的丝线形以及我们常说的“如意”形。

(图片来源于Field’s Virology)

埃博拉病毒有多可怕?SARS是生物安全三级病毒,它是四级

埃博拉病毒感染性极强,其感染可以导致埃博拉出血热,该病病程快、死亡率极高。因而埃博拉病毒被列为生物安全四级(BSL-4)病毒!!!

(SL-4实验室的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啥是生物安全等级?

生物安全等级是针对生物危害的不同程度而确定的,其中包括对实验人员、实验室,乃至环境保护的要求,通常按生物危害等级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相应划分为4级,以适应科研、教学、临床和诊断等各种适应的需要(摘自百度百科)。

**生物安全等级可以分为四级,级别越高,代表危险程度越高。**那四级代表啥?估计举个例子大家就都懂了。非典型肺炎(SARS)应该没有人没听说过吧,其可怖程度众所周知。尽管如此,SARS也仅被划为了生物安全三级(BSL-3)病毒。因此,作为BSL-4病毒,埃博拉病毒的危害性让人不寒而栗。

(图说:埃博拉病毒流行情况和感染死亡率图/图片来源于作者)

当一个人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后……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2到21天内(通常为8~10天),感染者会突然出现一些列非特异性的感冒症状,包括发热、厌食、虚弱无力,可能还有寒颤、肌肉疼痛、精神萎靡等。

**病后5~7天,**可在面、颈、躯干和手臂等部位出现弥漫性红斑样斑丘疹,这是区别于其他类似疾病的代表性症状。同时,病后5天开始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严重水样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

在感染后的第二周,病人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全身性出血(包括内出血和外出血),如皮肤出血点、尿血、便血、颅内出血等,最终脱水、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

美国作家理查德_普雷斯顿以埃博拉病毒感染为背景创作的小说THE HOT ZONE被翻译为《血疫》,真实地反映了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恐怖症状。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

想知道如何预防,首先要清楚埃博拉病毒的宿主(病毒从哪里来)和传播途径(病毒怎么来)。

尽管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中持续存在的原因及其不断引发疫情的储存宿主(病毒来源)尚无定论,但近十年来的研究基本确定,**翼手目动物(就是我们常说的蝙蝠),尤其是多种果蝠,对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存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如黑猩猩和大猩猩,则被认为是病毒的易感动物和最终宿主。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尽管无法准确得知每一次疫情中指示病例的感染源,但通过对2001年到2003年间发生在加蓬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疫情事件的分析发现,疫情的出现都与当地人处理丛林野生动物(如大猩猩、黑猩猩、小羚羊和猴子)的尸体、并食用其肉类有关。

上述研究暗示,人类的行为活动致使其与丛林中病毒的潜在储存宿主间建立了联系,并导致埃博拉病毒在人类社会的出现。

埃博拉病毒来源和传播途径

(图片来源于科技导报文章《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病学、生态学、诊断、治疗及控制》)

当埃博拉病毒病在人群中暴发时,续发病例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呕吐物或死亡病人的尸体的方式而被感染。除此之外,也有因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而感染的报告。

目前,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埃博拉病毒能够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猴子,而**人际间传播则主要依赖直接接触性传播,**尚无类似的气溶胶传播报道。同时,尚无研究表明蚊虫可以传播埃博拉病毒。

那么重点来了,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呢?

最关键的就是杜绝与之产生直接的接触。因此,笔者建议大家在去往确诊过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的国家时应特别注意(上文表格“埃博拉病毒流行情况和感染死亡率”中详细列举了发生过埃博拉病毒疫情的国家)。同时尽量避免前往正在发生埃博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如必须前往,需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包括:

**1.**避免与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发生任何接触,向死亡患者遗体告别时也应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并不要接触遗体。

**2.**减少去非洲热带雨林地区游玩。

**3.**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在野外不要直接触碰动物尸体。

**4.**食用当地动物产品前应确认食物彻底煮熟(埃博拉病毒不耐高温)。

同时,曾在最近报告病例的地区停留过的任何人,均应了解疾病的症状,并在出现疾病最初迹象时及时求医。

(图片来源于世卫组织官网)

我就问你,能不能治?

时至今日,针对埃博拉病毒感染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的保守治疗主要以维持疗法为主,包括通过静脉补液保持病人血氧浓度、血压和电解质平衡以及治疗继发感染。

药物方面,一些抗埃博拉病毒的特效抗体类药物,如ZMappTM和我国学者以前者为基础自主研发的MIL77等,以及一些特效的小分子类药物都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虽有实验数据表明其对灵长类动物具有保护性,但其安全性和对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尚待科学研究证实。

疫苗方面,目前虽然埃博拉病毒疫苗均尚未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但**2014年的西非疫情将多个埃博拉疫苗快速推向临床研究阶段,并展现了良好的免疫效果,**其中也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该领域的佼佼者是美国默克公司(Merck)的疫苗rVSV-ZEBOV。由于已成功地在西非人群中证明了其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因此该疫苗被批准在此次的刚果疫情区对居民进行接种。

(图片来源于世卫组织官网)

最后总结一下:

**虽然埃博拉病毒具有致病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但其需通过直接接触病人体液或带病的野生动物的途径才会引发感染。**由于其感染途径单一,其感染相对易于防控。同时,我国尚无输入型病例,除去往非洲疫情区的人员需格外注意、做好防护外,大众无需对其过度恐慌。

除了类似于埃博拉的高危病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当防范常见的病毒感染。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注意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与体制,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注意保持饮食的合理性,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注意尽量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防止人群交叉感染的风险危险等。

虽然人类社会中各类病毒来势汹汹,但“防胜于治”永远是对抗病毒,特效治疗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