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1:安利有风险,服用需谨慎。若不合口味,本刊不负任何责任。

备注2:如吃下安利,请自行寻找资源。

闲言少叙,开侃。

HeavenDuke

程序员,科幻作者,职业肥宅

梦想做一只网络爬虫

《灵魂摆渡人》(《Spiritfarer》)

遇到这个游戏是因为雨果奖今年新设立了最佳游戏奖,而这部游戏同时入围了双奖(另一个奖项是星云奖最佳游戏脚本)。

要概括这部游戏的话,豆瓣上的一个评论很精辟:养老送终模拟器。在游戏开端,主人公斯黛拉接过了上任死神的衣钵,驾驶着渡船在大海上漫游,接待迷失的客人们,领略他们的人生,最终将他们送往彼岸。游戏的画风是2D手绘风,从画面到音乐到游戏本身都令人放松,疲惫不堪的时候打开它,和毛茸茸的猫咪一起开着大船四处航行,钓鱼,烹饪,纺纱,锯木,奏乐,装点朋友们的房间,和他们一道玩游戏,颇有《星露谷物语》或《我的世界》的意味,从身到心都有被治愈到。

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在养成模拟中缓慢展开。在此期间,房客们终究会获得“圆满”,下船离去,留下虚空中的一幕幕人生剪影,以及遗物和空荡荡的客房。这固然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但游戏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生与死的命题同养成模拟结合在了一起。玩家固然可以回避别离,但若要在养成中获得突破性的成长,却一定要推动主线前进。

有些道理大家都似乎明白,但这些道理往往需要亲自“见证”才能够真正领悟。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这部游戏的原因吧。

玉寒

喜爱一切,又一切都浅尝辄止

盗墓(×) 考古(√)

《戴森球计划》

当你最开始玩《戴森球计划》时,你只有一台机甲,在荒芜的星球上到处奔波,到处收集木材为机甲提供能量。但是当游戏过去一个小时之后,《戴森求计划》的魅力就慢慢出现了。

第一重魅力:亲自设计工业化流水线

最开始的时候产品的加工还相对简单,但是越到游戏中后期,产品的加工合成就越复杂,这就需要你设计一套流水线来自动合成这些产品来提高效率。当你的流水线建成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简单基础的矿物在你的流水线上慢慢加工成了复杂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不断的增加生产线或者是优化生产流程,这个过程中你不禁会感慨,原来工业也有如此魅力。

第二重魅力:星际穿越

当你的机甲、燃料和科技都升级之后,你就解锁来星际穿越的功能。机甲可以用翘曲器在各个恒星之间飞行,在你的宇宙版图中,你不仅可以看到你所在星系的壮年恒星,也可以找到迟暮的红巨星;还可以看到晚年的白矮星,你甚至可以到黑洞附近游览一番。特别是当你结束翘曲加速,一个新的星系突然出现在面前时,恒星在漆黑的宇宙间静静的散发着光芒,行星静静地围绕着运行,这时你的心里会异常的宁静,你不愿继续加速飞行,只想停下来欣赏眼前这壮美的景色。

第三重魅力:戴森球在地平线升起

归根结底,《戴森球计划》的终极目标还是在恒星外层建造一层戴森球,当你可以建造泰森球时,游戏大概已经过去了70个小时,但是你要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星空下垂,远方破晓,巨大的人造物和太阳光从地平面缓缓升起的时候,你也许瞬间就会明白为什么埃及人会建造金字塔,希腊人为什么会建造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因为人类实在太渺小了,但这些巨物似乎可以证明人类的能力,并给人类带来安全感。

我想,当你体会过了这三重魅力,你也就明白了科幻的迷人之处。水王

科幻杂牌作者

用肝写作课代表

《我立于百万生命之上》

我因为《我立于百万生命之上》的番剧而入坑,后面去追了漫画。大多数熟知这部作品的人都会说,这部番剧的叙事相较于原型漫画来说,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战斗画面也显得有些儿戏。毕竟投资制作它的公司是一家新动画公司,我个人认为能做到现在呈现的程度也是十分不易。即便如此,它仍然让我感受到了原作者与众不同的思考。

在漫画里,你可以更明显地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诚然,异世界+穿越+无限流,其中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吸睛甚至过度套路化而导致烂大街的,但显然这部作品做到了与众不同。与穿越爽剧的核心气质区别在于,作者用美型的动漫形象和传统的故事模型,尝试去触及现实世界的现象。

如果说前面的篇章还在隔靴搔痒,到了禁毒篇,立意已经很明显。里面的国家都有原型,而且仍然在继续着相似的故事。作者用理想化的方式让故事结尾,但是依然强调了其中的困境,两难而无法处理的死局。

在漫画和番剧普遍媚宅的时候,这样剧情小而精巧的作品能出现并拥有一席之地,是十分不容易的。当然论深度,它必然不如纪录片或者调查报告,但作为娱乐产品,能做到目前的程度很令人期待了。南官怪兽

文艺学研究生

《猎鹰与冬兵》

相比起《旺达与幻视》中五彩斑斓的时代文化符号,没有过多风格化影像以及魔法世界设定的《猎鹰与冬兵》就显得平稳、克制许多。或许正如此,两个主角“幸运地”避开了旺达、幻视那般疯狂的超能力,而这般“平凡”的两个男人对于创作者们来说也是一种宝藏——编剧们能够把重心放在肉搏、枪战、政治映射与人物心理刻画上,而不是各种奇幻的特效交错或是某些太过缥缈的宇宙表达。当然,“接地气”一直是漫威的特长,虽然坊间传闻中因疫情导致的剧情删节让反派的刻画有些潦草,结局收束也很难说满意,但前期主角心理活动的铺垫是细腻而充满烟火气的。在我看来,这一部男人戏中,两个男人各自解开了心中的某些枷锁。英雄与平凡人、英雄的自我接纳等命题无数次被具体化,在这两个男人身上也有了各自的表达。

与此同时,泽莫和暗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一起,继承了《美国队长》系列里那种珍贵的政治惊悚元素。《猎鹰与冬兵》是合格的,整个剧集的剧情推进也是教科书一般的工整,每一处镜头语言都信息清晰、毫不拖沓,即使有些人物设置、场景指代看来没有必要,但观众能够很好地接受创作者的意图。因此,对于喜欢动作戏份、政治暗战、间谍特工等等元素的小伙伴来说,《猎鹰与冬兵》值得一看。而对于漫威粉丝来说,该剧集对《秘密入侵》、《黑寡妇》的铺垫或许更令人热血沸腾。

spike

朝阳奥林朋克公园审稿人

《菊花夜行军》

在四月的某个凌晨,我正试图抵抗狂乱的噪音(工程通告,楼下地铁项目延期半年,每日加班,从24:00修到05:00)然后,耳机凄凄惨惨的月琴与中气不足的吟唱里,突然冲出一台轰鸣的拖拉机,盖过了窗外的泥头车声、挖掘机震、水泥泻地巨浪。我打开手机看了眼这是何方歌曲,五个大字——“菊花夜行军”,虽听不懂歌词,但这个歌名和拖拉机(铁牛车)的伴奏一起,震撼了我一夜。

后来看了歌词,听了同名专辑,意识到这是首身接大地的民谣:小镇青年阿成从生活成本狂飙突进的大城市台北被卷回家乡,借钱种菊花谋生,在夜晚用日光灯“揠苗助长”,而他本人则陷入迷狂,借由酒精陷入浩大想象,作为总司令,“统带菊花六万六千余支”,封身价最高的大黄为大将军,请命天神,浩浩荡荡,反攻市场。

抛去这一泡沫经济大时代下,农人失语,坠入魔幻现实的想象不谈,单就这首曲与这张专为小地方而吟唱的“土特产”专辑里,已藏有太多惊喜,县道上的摩托车与口哨,梦回童年,唢呐声里低空飞行的拖拉机,炽烈如黄金。最后,本曲最惊艳的一个瞬间,还是某一段《国际歌》乱入的神来之笔,尽数展现这个时代的戏谑与寂寥。

王知叶

大龄阿宅

以成为星际战士为梦想

《枕刀歌》既然要安利,当然要安利一些“名不副实”的好东西。在我最近看过玩过的范围里,非《枕刀歌》莫属。动画导演在知乎亲自回答只有不到500个赞,豆瓣也只有8375人给出评分,这部动画的知名度着实太低了些,而它的质量却又好的离谱。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枕刀歌》,我认为应当是“真正的武侠”。何为“真正的武侠”?一个物件含着的情超过千言万语,一句问候藏着的事值得大书特书,一刻迟疑引出盘根错节的因果,而一对复仇的刀剑则将一切都斩碎,毫不留情,干脆利落。

从这个角度而言,《枕刀歌》堪称“文武双绝”。在整体剧情架构上,无论是从第一集埋到最后一集终于启用的伏笔,还是每集都在逐渐揭露直至最终反转的迷局,都给观众一种自行推理出案件真相的快感。实际上,我在看到第五集左右的时候,就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最后的真相虽然和我中途推理得出的没太大差别,但并不会给人意料之中、落入俗套的感觉,反而会让人非常兴奋——我猜出真相不是依靠见惯了的俗套情节,而是依靠依次揭开的故事线索;在具体情节设计上,我不得不赞叹制作组的胆量、气魄和柔情。主角心狠手辣,恩怨分明,一心复仇,可以当着仇人幼子的面干脆地杀掉无力抵抗的仇人,也可以对一名国色天香的美女刀刀直取要害。而其他角色之间的恩怨情仇,往往则通过一个物件、一句问候、一个称呼就简略带过,绝不多说一句,引人无限遐想。

刨去前情提要和片头片尾,《枕刀歌》每集大概有十分钟的正文,而这十分钟里,只有三四分钟的文戏,打戏占了六七分钟。这六七成的打戏,才是《枕刀歌》的主菜。

作为一名格斗武打类作品的狂热粉丝,我也算阅片无数了,其中有经典的2D作品,有大多数都是金玉其外的3D作品,也有较为新潮的3渲2作品。通常而言,在偏向真实系的战斗场面中,传统2D作品的表现力毫无疑问更强。但是3渲2的技术也在奋起直追。比如《拳愿阿修罗》,任何看过“大久保牙大王战”和“关林纯鬼王山战”的人都不会觉得这部动画的打斗场面比任何顶尖2D作品要逊色。3渲2技术可以将一场战斗从头到尾的所有动作完整展现出来,为观众提供一种几乎没有艺术加工痕迹的、仿佛是再现一场现实战斗的惨烈表演。在今年之前,我评价最高的3渲2格斗动画就是《拳愿阿修罗》,没有之一。但在今年,因为《枕刀歌》的出现,《拳愿》的至高宝座就不得不一分为二了。

无论是第一集的刀战群匪,还是第四集的单剑破双枪,每一集的打戏都堪称精彩又经典,3渲2技术帮助制作组为每一场战斗作出了细致而全面的描画。我在惊异于每一集异彩纷呈的打斗的同时,也在疑惑最后的Boss该如何才能技压群雄。令我赞叹的是,最终的决战绝对精彩,而且质量比起前面的战斗只高不低。主角和最终Boss的战斗竟然有一种芦苇荡决战苇名一心的感觉,让我忍不住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总之,如果你是武侠爱好者、格斗动画爱好者、反转剧情爱好者、国漫爱好者,那就绝对不要错过这部《枕刀歌》。

元方泛二次元爱好者

努力成为早起达人

《没落要塞》

本番的剧情也如这门炮一般奔放不羁,只有对上电波的的人才会一塌涂地。在怀着对其可能性的探究中,本人越看越香,否定了对其“缝合怪故事”的设想。

《没落要塞》的核心词是什么?是bug,一个让一切程序员老哥们深恶痛绝的词语。只不过,这一次程序和人类互换了位置,“你将不再是人,而是名副其实的程序”。甚至,在程序中也处于代码的最后一行。在代码的世界里,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人的目光?《没落要塞》选择了一个稳扎稳打的方向:亲/友情。大叔和小姑娘的搭配屡见不鲜,但bug和智能bug修理师之间的微妙感情却是少有亮相的。这就好比病毒和杀毒软件一同向往着自由、正义与爱——这可能吗?

当然是可能的,因为女主很可爱(bug也是要看脸的!)(划掉)。bug之所以能和谐地存在于世,是因为作为其对立面的system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丑陋和残忍的标签。所以,bug的反抗犹如火种,组长则是普罗米修斯,盗火无疑是可取的,问题只在于:盗火之后,人类如何开始?《没落要塞》的结尾,正是对“人”与“神”在天平之上的一种考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