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香,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var.dilatatum Wahl. 的叶。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慢性气管炎。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气管炎。

相关配伍慢性气管炎:杜香原油胶囊100mg每日3次。初服本品部分病人胃部可能有轻度不适,但继续服药多数均能自行消失。一般服一个月,随着疗程增长,疗效也会增高。

用法用量用叶提取挥发油使用。用量:(1)杜香油单萜烃馏分胶囊(每丸50mg)每次2丸,每日3次。(2)杜香原油(每丸50mg)每次2丸,每日2次。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集,阴干。

形态特征常绿直立小灌木,多分枝;皮剥离后常灰紫色。芽大,生于枝顶。单叶互生,叶片为线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2-8cm,宽0.4-1.5cm,叶缘稍反卷,背面具鲜锈色毛,有强烈香气。夏季开白色花,伞房花序,出自去年生的枝顶;花梗细长,有黄褐色疏短毛;萼片5;花瓣5,分离,长卵形;雄蕊10,花丝基部有褐色细毛;花柱线形,宿存。蒴果卵形,有褐色细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0-1750m的疏林下,水甸边,林缘或湿草地。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地区。

性状鉴别茎类圆柱形,长短不一,表面黄褐色,具细条纹及疏生的皮孔。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0.4-1.5cm,边缘略反卷,下面有黄褐色厚绒毛,沿中脉尤多。叶革质,气微,味苦。

药理作用1、镇咳和祛痰作用。

2、对慢性气管炎的作用。

3、毒性作用。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褚克丹 - 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 -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