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名词。指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分三条经脉循行。
解读一源三歧,是指任、督、冲三脉起源相同而走行各异。此说首见于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而后在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得到确认,当下新世纪“十一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中也明确提出“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称为“一源三歧”。故现在一般认为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循行路线又不相同,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颊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故将冲、任、督的这种循行线路的特点称为“一源三歧”,这一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又有督为阳脉之海、任为阴脉之海、冲为血海之差别,亦是人体之精气即一源,因其分布部位、所在脏腑、产生效应等的不同而有体现于温煦推动者即阳,体现于滋润宁静者即阴,有形以濡行于脉中者即为血,故笔者认为三脉循行部位之差异实际反映了人体物质本源发挥不同功能的差异,一源三歧并非仅是经脉循行特点的直白,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体现,也正是源于此,冲、任、督也必然在循行上体现为“一源而三歧”。
中医应用由于3条经脉各自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又有相互交会,不仅有循行路线上的一源三歧,又有人体基本物质上的一源三歧,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体之精、气、血、阴、阳实乃一源,故在临床治疗中有气血互生、阴阳互求的原则与方法。其次,冲、任、督一源三歧,故其各自腧穴主治亦有相通之处,同样可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灵活运用。例如男性生殖机能异常除取督脉穴外,同样可取冲、任脉穴位,而妇科病证不仅可以调理冲任,同样也可取督脉穴位治疗。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英帅 - 副研究员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