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概况

3M-25陨星导弹是1976年12月9日苏联部长会议命令切洛梅设计局第52试验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多用途战略巡航导弹,要求其能从地面发射架、667型核潜艇和图-95战略轰炸机三类平台发射,打击北约和美国各种严密设防的高价值目标。

陨星导弹计划最初是用来与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的X-55导弹竞争的,该导弹是一种通用的战略巡航导弹,可空射、潜射、也可陆射。公司方面把空射导弹称为陨星-A,潜射为陨星-M,陆射为陨星-N。潜射型陨星导弹的北约名为“蝎子”,代号为SS-NX-24导弹。该导弹选用了高空超声速飞行加隐身技术方案。1

美国国防部首次报道该导弹是在1986年,1988年,苏联确认曾研究该导弹,1980年5月20日,陆射陨星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因导弹未能飞离发射箱,并有部分损坏而失败。随后又进行了三次试验均未成功。1981年12月16日取得首次试验成功,导弹飞行50km,1984年1月11日,潜射型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试验失败。截止1984年,共进行了30多次试验,但只有一次达到了5000km的设计射程,由于计划进展的不顺利,加之武器装备限制以及苏联专家反对,90年代初该导弹计划被终止。但在2007年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俄罗斯展出了尘封近30年之久的3M-25导弹,并披露了一些基本性能参数,这反映了俄罗斯对该导弹的重视,也暗示了在这种先进武器研究上,俄罗斯已经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并以研制出了新的型号。1

设计特点

布局与结构 弹体中部有2个大的三角翼。尾部有“+”形配置的4个尾翼,其中3个为切梢三角尾翼,而第四个下下垂尾翼(弹身尾段下部)则比其它3个大很多,而且必须像主翼一样折叠,下垂尾翼后缘有1个方向舵,两主翼后缘也有襟翼,主翼可被折为3节,以便于储运。翼根和1个半圆形的边条与弹体相连,边条在发动机进气口前上方。头锥后部有2个小的全动前翼(鸭翼)。导弹头锥细长而圆滑,弹体腹部有方形的发动机进气口,进气口中有1个前伸的进气控制斜面。2

动力装置 该导弹采用的的是涡喷发动机,因为涡喷发动机更适用于于潜射或陆射导弹。

制导和控制 采用惯性+地形匹配制导方式。

战斗部和引信 由于该导弹是战略巡航导弹,所以采用核战斗部。陨星载有2个可独立瞄准的战斗部,可打击相距100km的2个目标。

目标探测和指定 地面固定战略目标。

火控系统 667M试验潜艇上装有称为“仙女座”的指挥系统,对于该系统的情况具体不详。

系统工作过程 陨星以Ma=2.5~3.0在20km高空巡航;飞行末段,导弹将以俯冲方式攻击目标。2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目标:美国和北约高价值战略目标

射程:最大5000km

飞行速度:Ma=2.5~3.0

巡航高度:20km

弹长:空射型10.5m,潜射型12.8m(加助推器)

弹径:1.2m

翼展:4.5m

发射质量:2800kg

动力装置:涡喷发动机

制导:惯性+地形匹配

战斗部:2个独立核战斗部,每个90kt TNT 当量2

相关动态

俄罗斯尘封近30年之久的3M-25陨星超声速战略巡航导弹终于在2007年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亮相。陨星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且在90年代初被取消。在长达30年之后,俄罗斯展出了该导弹,意义非同一般。3

陨星导弹的初次亮相可以看成是俄罗斯对高速战略武器研究的重新关注以及财政上的支持。尽管不确定是否恢复3M-25陨星导弹研制计划,但起码表明俄罗斯对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武器的兴趣再次增加。3

目前,俄罗斯还在进行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方案论证工作,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那么也需要新的战略武器,因而很有可能恢复3M-25陨星导弹的研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