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苏联的RPK-2系统(使用82R型导弹,由533毫米口径鱼雷管发射)由诺瓦特设计,1969年服役,是一部反潜系统,在西方国家被称为SS-N-15“星鱼”导弹,主要由潜艇进行发射。它实际上是美国“萨布罗克”的复制品,最初装备了1枚10000吨或20000吨当量的核深水炸弹,现在更换为APR-2E型鱼雷。水面导弹由2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和1艘“无畏”Ⅱ级驱逐舰上的533毫米口径发射管进行发射,飞行一段距离后落人大海,同时启动火箭发动机,直接扑向目标。它还可以在50米以下的深海由潜艇发射,最小射程为10千米。2
组成海星SS-N-15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计算机和声纳等组成。至今未发表过该导弹的照片,仅给了一个结构简图。该导弹与美国的萨布洛克反潜导弹(UUM-44)很相似.采用细长的圆柱形弹体,主弹体直径为530mm,导弹前段直径较小。弹体前段内装核深水炸弹,现改为装APR.2轻型鱼雷。主弹体内是制导系统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尾段有栅格式的尾翼,该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和导弹的性能均不如美国的萨布洛克导弹,但与苏联的声纳是相适配的。1
探测、发射与指控SS-N-15海星导弹使用声纳测定目标,主要是用低频主/被动声纳和北约称为鲨鱼牙的拖曳阵列声纳测定。低频主/被动声纳是弧形的,直径为6m。声纳获得的目标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将有关数据和程序输入导弹。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利用水面和空中设备获得数据,再将这些数据发送给水下载弹潜艇。该导弹在水深50m以内使用标准鱼雷管(直径533mm)水平发射,出水后飞向目标区。1
使用与装备工作过程作战使用时,先将导弹装入标准鱼雷发射管。用发射鱼雷一样的方法发射导弹。导弹离开潜艇一定距离后发动机水下点火,在发动机推进下,导弹爬升到水面。出水后仍在发动机推进下,按弹道式弹道飞向目标区。到达目标区时,弹体与核深水炸弹分离,同时打开降落伞,使核深水炸弹减速入水。最后核深水炸弹在最佳深度爆炸,杀伤半径可能有5km~10km。据说其最大深度可达350m。作战中还常用ET-67鱼雷(速度为40kn,射程为15km)支援。
装备该导弹装备的潜艇有:3艘提丰(Typhoon)级、6艘D(Delta)IV级、7艘奥斯卡(Oscar)I/级、5艘V.Ⅲ级、3艘山脉(Sierra)I/1I级和8艘鲨鱼(Akula)级。除上述潜艇外,现在还装备了1艘不畏(Neustrashimy)级驱逐舰和1艘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以及l艘勇敢(Udaloy)Ⅱ导弹驱逐舰。另外还装备了柴油机潜艇T级。预计该导弹还将装备正在建造中的Yasen级Severodvinsk号潜艇。至1998年末,大约共有190枚导弹在役。1
性能参数舰艇尺寸:弹长6.5米;弹径533毫米
重量:1900千克(4189磅)
性能:速度1.5马赫;射程45.7千米(28.4英里)
有效载荷:1 500吨当量核深水炸弹或533毫米(21英寸)口径鱼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