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圈的安全规定

当前建筑用塔机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检验等方面均应遵守 2007年10月实施的现行国家标准 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的要求。该标准的 4.3.5 条明确了梯子位于塔身内部时可不设置护圈的条件。该条规定,当梯子沿塔身某条边布置时,塔身边长不大于 0.75m;或梯子沿塔身对角线布置时,边长不大于 1.1m,此时梯子可不设置护圈。按照此规定,建筑工地上常见塔机的标准节,均不满足可不设置护圈的要求。

护圈的型式试验要求

塔机属于特种设备,根据国务院第549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塔机在出厂前应进行型式试验。当前塔机产品型式试验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7年1月实施的TSG Q7004-2006《塔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进行。由于细则制订及实施日期的关系,细则中对塔机梯子护圈的规定依据旧标准 GB 5144-199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制订,按此旧标准的 4.2.4 条,“当梯子设于起重机结构内部时,梯子与结构间的距离小于 1.2m,则可不设护圈”。这一规定与 GB 5144-2006 相比要宽松得多,按此规定,建筑工地上常见的中小型塔机均满足不设置护圈的要求,可通过型式试验。

护圈的检验要求

当前塔机检验的情况较为复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系统下的检验机构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系统下的检验机构均有涉及,对塔机爬梯护圈检验的要求各不相同。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规定,正常使用的塔机,应进行制造监督检验、安装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此 3 种检验应分别遵守 TSGQ7001-2006《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Q7016-2008《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及 TSG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的规定。而此 3 个规定对塔机爬梯护圈均无明确的检验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塔机的检验方法当前还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由各地区的检验机构根据地方标准或公示方法进行检验。由于建设部涉足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塔机检验管理的时间相对较晚,对塔机爬梯护圈检验引用的参照标准一般即为现行国家标准 GB 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如前所述,按此标准对塔机标准节爬梯护圈进行检验时,根据建筑工地塔机现状,该项检验结果一般为“不合格”。1

国家标准相关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14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4.3 梯子、扶手和护圈

4.3.1不宜在与水平面呈65~75°之间设置梯子。

4.3.2与水平面呈不大于65°的阶梯两边应设置不低于1m高的扶手,该扶手支撑于梯级两边的竖杆上,每侧竖杆中间应设有横杆。

阶梯的踏板应采用具有防滑性能的金属材料制作,踏板横向宽度不小于300mm,梯级间隔不大于300mm,扶手间宽度不小于60mm。

4.3.3与水平面呈75~90°之间的直梯应满足下列条件:

a) 边梁之间的宽度不小于30mm;

b)踏杆间隔为250~300mm;

c)踏杆与后面结构件间的自由空间(踏脚间隙)不小于160mm;

d) 边梁应可以抓握且没有尖锐边缘;

e) 踏杆直径不小于16mm,且不大于40mm;

f) 踏杆中心0.1m范围内承受1200N的力时,无永久变形;

g) 塔身节间边梁的断开间隙不应大于40mm。

4.3.4高于地面2m以上的直梯应设置护圈,护圈应满足下列条件:

a) 直径为600~800mm;

b) 侧面应用3条或5条沿护圈圆周方向均布的竖向板条连接;

c) 最大间距:侧面有3条竖向板条时为900mm;侧面有5条竖向板条时为500mm;

d) 任何一个0.1m的范围内可以承受1000N的垂直力时,无永久变形。

4.3.5 当梯子设于塔身内部,塔身结构满足以下条件,且侧面结构不允许直径为60mm的球体穿过时,可不设护圈:

a)正方形塔身边长不大于750mm;

b) 等边三角形塔身边长不大于1100mm;

c) 直角等腰三角形塔身边长不大于1100mm,或梯子沿塔身对角线方向布置,边长不大于1100mm;

d)筒状塔身直径不大于1000mm;

e) 快装式塔机。2